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老乡长拄着拐杖,看了看身后的一群人,又道:「他们是从桂林郡来的人,来蜀中读书,他们的孩子都带来了。」

张良看了看这群孩子,孩子们穿着也很简单,不过眼神很明亮。

老乡长又道:「韩夫子,他们要问束修的事。」

张良道:「不用束修,孩子留下吧。」

老乡长笑着点头。

让矩领着几个孩子进入书舍,张良要开始今天的教书的,今天教的依旧是论语。

孩子们读着论语,读书声也在巴蜀大山中郎朗回响。

每一次教书,张良都是尽心尽力,今天的课结束之后,张良又去河边抓鱼,身为支教夫子在这里是没有田地的,乡长每个月都会送来稻米。

这也足够吃了,张良在岷水河边抓了一条鱼,放入竹筐中就回了家。

在蜀地生活久了,人也随之平静了许多。

有了这个假身份,张良也就不用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每天除了教书,也无别的事可做。

提着鱼回家路上,张良还会去江原县的县府要一些近来从关中送来的文书,看看文书中的内容,就能知道近来关中发生的事。

张良总能从咸阳丞相府发来的文书中,看到一些政令的深意。

县令站在县府门前,将文书递给张良,又道:「韩夫子,因赋税之事王家被抓了不少人,人都押送至关中,可留下来的铁矿与盐井又该如何处置。」

张良迟疑道:「丞相府没说这事吗?」

县令尴尬道:「我还未写文书去,不知韩夫子能否帮我。」

张良走入县府内,先是拿过了县内的赋税帐册,看着其中记录,过了片刻之后便开始写盐铁处置之法。

这些盐铁自然是要交给关中,并且让县府代管,并且等待关中派人下来。

在蜀中这一年,不论是乡里各个村子的矛盾,还是帐册赋税之事,张良给这位县令都帮了不少忙。

「韩夫子真是个好人,这一年间好在有你帮忙。」

张良帮他写了一道文书,道:「你看看,是否合适。」

县令看了眼,道:「合适,很合适。」

张良提着自己的竹筐又要走,县令上前道:「韩夫子?」

「还有事吗?」

县令拉着他的手道:「韩夫子,你帮了县里这幺多事,县里的人也都是信服你的,你以后能否留在县里做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