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平静的过了一天,这天早起江原县旁的岷水还在安静流淌着,水面上还有些许雾气。
擡头看去整个远方的大山也在雾气中。
张良带着几卷书推开竹门,就见到了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两个鸭蛋。
他双手递上鸭蛋道:「给夫子。」
张良没有拒绝,将鸭蛋放在了墙上的篮子内。
那孩子看了眼一起从屋内出来的大熊猫,他好奇道:「夫子,今天不用去砍竹子吗?」
张良不会去砍竹子喂熊猫,这是矩的事,他从来不做。
而且按照矩养熊猫的架势,早晚会把这头熊养坏的。
现在它好不容易养回了自己找食吃的习性,也不想再砍竹子喂它了。
农忙时节结束了,张良就又要开始教书了。
走在前往书舍的路上,张良又见到一队从桂林郡而来的人,他们又是新一批迁入蜀地的。
不过吕马童并没有回来,多半他还在桂林郡主持着迁民事宜。
蜀地又要迁民了,这一次是桂林郡的人口往蜀地迁。
自从秦一统六国之后,人口迁徙的事几乎年年有之。
张良走入书舍内,还有孩子正在吃着米糕,祭祀过后有很多吃食都分给了各家,这两天孩子们都吃得很富余。
为了不耽误农时与粮食晾晒,张良也就教了半天书。
而后便坐在书舍前,晒着太阳,看着遍地的稻子。
正坐着就见到了县令带着两个文吏脚步匆匆而来,陈县令的脸上带着笑容,他带着两卷文书而来,「韩夫子。」
张良笑着点头。
县令也在一旁坐下来,他道:「过些天我就要去成都郡了。」
若无必要,张良从不主动过问政事。
陈县令又道:「当年的江原县是从火耕水耨开始的,这里的地本来就好,可周边的几个地方的村子没有此地的水利,几方人为了争夺田地打来打去,现在好了到处都是沃田,都能够耕种。」
「李郡守在蜀地治水之后,还教了一群人用来建设田渠,如今成都郡守胤就是当年李冰郡守的弟子。」
张良笑道:「没想到还有这等渊源。」
「当初秦需要通蜀语的人来任职县令,我平定西南夷立功,有了军功爵才得了这个县令,新地吏三年辄易,我要走了。」
张良忽然转头看向他。
陈县令道:「韩夫子,你是个好人,如果你当初答应让我举荐,你会是这里的新任县令,或许再差也是县丞。」
张良收回了目光,新地吏三年辄易,新地的县令通常三年一轮换。
这已是自己来到蜀地的第三年,陈县令也在此地三年了,前后相差不过半年。
陈县令道:「韩夫子,你的才能了得,若没有你我都查不清江原县的往年赋税,我来这江原县之后才知这里的事有多糟,县内钱货几乎是空的,空得都能跑老鼠,田地阡陌难以分清几个乡之间吵得不可开交,县内县吏俸禄已迟发半年,各乡间占地之事常有私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