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95章 屯田意义

言罢,礼站起身就离开了郡守府,又道:「我回去了。」

司马欣还在看着他文书,又道:「李将军,送小公子回去。」

「末将领命。」

李左车行礼,而后带着小公子出了郡守府。

夜里的潼关城很安静,走在街道上礼见到了一群少年人,他们穿著名贵的衣裳,身边还有仆从陪着。

李左车看了解释道:「那是赵佗大将军的孩子,是司正陈平带来的。」

礼收回了目光,道:「陈平是坏人。」

这是礼的认知,他听夏无且与爷爷说起过,陈平不是好人。

李左车道:「末将以为陈平是不是好人不重要,他为大秦效力,并且帮助治理天下,这很重要。」

礼颇为赞同地点头。

北方的长城,中原各地已回暖,而北方在这个时节,依旧很冷。

衡依旧身着皮甲,带着弓与剑,与章敬走在长城上。

公子衡要沿着一直走到万里长城的最东方,再从万里长城的最东方开始一路走到长城的最西端。

两人一路走着,衡一边走一边看着父皇的来信,并且思索着。

章敬知道公子衡有一个本领,那就是一心二用,就算以前在磨豆腐的时候,公子也能够思考老夫子的问题。

现在,公子衡就是一边看看书,一边在思考。

在那一次去信的内容中,衡写了他对养民论的理解,按照孟子所言百姓足君敦不足,意为民富才是国强基础,孟子强调生产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耕种不违农时。

但荀子又说制天命而用之,其意是在说倡导改变地利,耕种与发展不该受自然限制。

这让衡想起了当年都水长禄在陇西大开荒,那时确实开垦了数万顷地,因此衡觉得荀子的理念是正确的。

不过在回信中,父皇也说了,农耕需要趋利避害,但也不能丢了敬天保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