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冯去疾也不再多言了。
扶苏道:「朕想要保留徐福的县令职。」
冯去疾询问道:「此人出海远航——」
扶苏继续走在章台宫大殿的檐下,一边走着道:「朕希望徐福的这一次远渡是代表大秦的一次探索,保留他的官身正是为了彰显国家的使命,徐福远渡的船只与人手,以及随行的粮食都是大秦的财产,不论他去了海外任何地方,他踏足过的地界,都是大秦的领土。」
冯去疾为难道:「县令职空闲,琅琊县何治理?」
扶苏道:「让王离走一趟吧,让他任职县尉,在徐福出海期间,琅琊县的事交由王离主持。」
「是。」'
皇帝的意思,冯去疾自然没有意见。
而且琅琊县就是当年公子扶苏规划建设的,就算是皇帝有些私心,交给外戚去琅琊县主持县治,这也无可厚非。
最重要的是王离,或者是王贲,他们对皇帝是极其忠心的。
听说当年皇帝还是公子时,公子在关中诸多权贵人家中,选了王家的女子。
不论是皇帝是公子时选择了王家,并且与王翦孙女成婚,还是现在已成皇帝,当年的选择让皇帝至今都是受益的。
而且,现如今的王家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王翦在过世之前,就将王家托付给了还未成为皇帝的公子扶苏与公子夫人。
现如今,这位年轻的皇帝与王家几乎是绑在了一起。
皇帝与夫人成婚十余年,又有了两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如此皇帝也值得王家为秦效死了。
冯去疾曾听李斯说起过这件事。
冯去疾还想起,当时他打趣地问李斯,公子扶苏怎幺不选你的女儿。
李斯笑着说他的女儿还小,公子没看上。
其实皇帝的眼光很好,一直都很好,十分清醒认识到什幺样的人对自己好,对社稷好。
而余下的,这位皇帝就没有放在眼中。
皇帝又与右相说起了平日里的生活,说着一些家常事。
期间,君臣之间有说有笑的。
在国事上,这位皇帝一直都是严苛的。
而在私下,皇帝与臣子相处得十分融洽。
而在治国与国事上,这位右相对皇帝吩咐的诸多事,都是尽心尽力的,而在国事上有什幺不对,右相也会劝说皇帝。
说来说去,又说起了徐福,冯去疾劝道:「臣以为还要告知齐地的人们,徐福因何远渡,此事的前因一定要告知天下人,让天下人为皇帝与徐福作证。」
扶苏道:「有必要这幺隆重吗?朕觉得就算不告知天下人,天下人也会知道的。」
「禀皇帝,这不一样,皇帝的诏命是诏命,传言是传言,以后有人论及此事,若有诏命取来作证,可以少许多争论。「
「徐福的事情朕会写入今年的诏命中。」
冯去疾行礼道:「皇帝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