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总之,对各县的县令而言,只要自己的县识字的人比别的县的多,那幺他们县就不算是扫盲失败。

而落在最后的县,肯定会被丞相府问罪。

因此,各县的县令,为此争得是不可开交。

倒是函谷关以东的各郡县会宽松一些,丞相府也会酌情查问。

当范增正在为这一现状觉得好玩时,便在敬业渠边见到了陈平。

陈平知道范增之名,但范增起初是不认识陈平的。

在陈平的少年游学时期,就知道各地的名士中就有一楚地名士范增,是当年楚地的楚王都要敬重的人物。

可当初的陈平在游学时,并无建树,自然也不会引起诸多这些人的注意。

陈平在敬业渠边见到了这位老人家,礼道:「陈平见过老先生。」

范增笑呵呵道:「你就是那个让各县县令都畏惧的陈平。」

陈平也很感慨,他明明长得俊朗,却偏偏成为关中酷吏的代表,甚至还被这位老先生取笑了。

心中纵使有不快,但如今已是覆水难收。

他陈平是酷吏的事实已无法改变,各县的县吏见到他也畏之如虎。

但新帝若需要他这样的酷吏,陈平自然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对陈平而言,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这世上没有无用的人。

一见面就被范增取笑了,这让陈平对这位老人家越发讨厌。

再一想这老人家都一把年纪了,而自己还年轻也就不与他计较了,去了下一个县继续巡查。

范增成了潼关城一个闲散的老人。

关中确实很忙碌,有些人一头白发了,还在田地里忙活,也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只有范增这样的人,只能清闲地看着人们忙碌的样子。

潼关城也有老到不能劳动的老人,范增会与这些老人家走在一起,说一些老人家该说的话。

可这些人没有当初琅琊县时,与夫子稂能高谈阔论的自在。

这些老人家所说的多数都是一些闲杂之事,说起治国大事他们是不懂的。

范增又不想去太学府,只有夫子稂来看他时,范增还能与他议论一些治国之事。

夏收之后,每天都会有装车的麦子被送到潼关城内。

潼关城内有很多粮仓,每年夏季时,这些粮草都会装满粮食。

而关中的酷暑也是真的热,人们为了躲避这酷暑,一天之中只有早晨与傍晚才会出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