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开拓市场不是单打独斗,团队力量至关重要。

好队友事半功倍,猪队友事倍功半。

陈志锋他们都是集团老资历,即便郭家辉不如陈志锋,他在集团里面也工作超过十年了,所以他们对于集团内部情况可以说是门清。

谁是实干派,谁是老油条。

谁有真本事,谁是半吊子。

谁的酒量好,谁的手段高。

诸如此类,陈志锋等人不说是了如指掌,起码他们搭上一眼面前的个人简历,脑海里面就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这些人的大概情况和个人风评。

不同领导,不同打法。

陈志锋本人就是实干派,他自然喜欢实干派的下属,但是他担任领导职务这么多年,也很清楚一个优秀的团队究竟能爆发出多么大的力量,不在于团队的长板有多高,而在于团队的短板有多低。

因为陈志锋是实干派,所以他始终都不是很喜欢酒桌文化,但奈何有些时候身不由己,有些人就是喜欢在酒桌上面谈生意。

针对此情况,陈志锋可能在配置团队的时候,就会想要一个酒量好、处事圆滑、善于社交的副总,以此来填补他在这方面的弱项。

反之,像是郭家辉这般,本身便酒量很好、处事圆滑、善于社交,仅凭自己就可以轻松应付各种酒局和应酬,他的团队里面自然就不再需要这样的人,他就会更倾向于执行力强的实干型副总。

如此看来,陈志锋和郭家辉等人貌似没有冲突,因为他们想要选择的倾向性不同,但实际他们三人因为抢人,全都争得面红耳赤。

原因很简单……

优秀的人才往往都是复合型人才。

实干和酒量好,并不冲突。

头脑灵活和处事圆滑,也不冲突。

如果将个人闪光点比喻成标签,有些人身上可能就只有一个标签,但是有些人身上却可能有四个标签,甚至是更多标签。

在此情况下,任谁都肯定想要身上标签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于是自然而然就会诞生出争执和抢夺。

从中层领导到底层领导,最后到优秀员工。

锱铢必较,寸步不让。

对此,顾珩只能使出大平衡术来协调,最后谢建林只用了十分钟,就把他所点将的团队名单配置了出来,而陈志锋三人却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