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东都的地理位置偏向西方,不利于对西夏和草原的战略威慑。

「东都虽然破败,可若全力经营,一年之内也能恢复元气。」

「不过,金州也是一个好地方,唯一的欠缺便是人口。」

「可将东都的部分牧民迁移至金州。」

顾自忠先抑后扬说道。

接连战败了王廷军和康里联军的李骁,在北疆的威望已经不亚于当初的萧思摩了。

他决定的事情,没有充足理由的话,其他人恐怕是难以改变的。

李骁决定迁都,这件事情便完成了一半。

剩下一半就是两人来此的意义了。

完善迁都的具体实施计划。

「金州的牧民也可迁移部分至东都甚至是七河。」

「如此方可让北疆各州不再局限于民族部落的隔阂,更加一统。」

「至于北疆的人口补充~」

李骁说着,目光望向张兴华,淡淡道:「夏国是个好地方。」

北疆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尤其是汉族人口比重已经不足一半了。

所以李骁决定等到北疆稳定以后,先去攻打西夏,掠夺汉族人口。

分散安置到各千户、百户之中,全部打散至北疆六州,逐步完成北疆的汉化。

这就是北疆未来百年的国策。

张兴华闻言,瞬间领会李骁的意思,点头说道:「夏国的汉民被党项族欺压百年,早就不堪其辱了。」

「只要我们将其好生安置,让大部分人饿不死,夏国汉人就会变成我北疆的汉人。」

张兴华的祖上曾经当过西夏的宰相,他又官至敦煌太守,对西夏国情太了解不过了。

在他看来,谁给百姓一口饭吃,百姓就念谁的好。

更何况相比于党项人,北疆的统治阶层可大都是纯正的汉人。

就更容易被西夏汉人认同了。

「张大人所言及是,不过这幺多百姓迁入金州,龙城的规模就略显不够了。」顾自忠说道。

「另外还有粮食,如何去养这些百姓?」

「草原的牛羊会被吃光的,所以只能用粮食去养。」

草原看起来广袤无边,但是却又很小。

千百年来,始终都有一条看不到的红线,制约着草原人口的繁衍。

每当草原人口达到一定数量时,总会发生灾害导致人口数量锐减。

因为游牧养活的人口上限就在那里。

两三百万就已经饱和了。

而反观农耕能养活的人口数量,何止是草原的十倍?

所以北疆若要增加人口生存容积,必须增加耕地面积。

单靠放牧根本养活不起,草原会被吃成沙漠。

「若是以金州为治所,龙城的确是有些小了。」张兴华轻轻点头。

当初建造龙城的时候,是以金州为对比,能够容纳两万人就是极限了。

但是现在,龙城还没有完工,就已经不够用了。

「大都督,属下认为,应当对龙城进行扩建。」

「在当前基础上,再增加一圈外城,如同中原的城镇那般。」

「至少需要能容纳十万人口的规模,才能适应我北疆未来的强盛。」

张兴华看向李骁说道。

「至于人手问题,此次我军抓获了将近两万名康里战俘。」

「留着这些人实在是浪费粮食,倒不如送去建城。」

李骁没有犹豫,轻轻点头道:「可以!」

「建造龙城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看到张兴华的建议被李骁接纳,顾自忠也不再矜持了,赶忙的展现自己的价值,说道:「大都督,我军还俘虏了两万多名王廷军战俘!」

「属下知道大都督准备择其精壮充入库里军为战奴。」

「不过我军目前并不缺少战奴,能征善战的士兵更比比皆是。」

「所以属下建议,可以将这些人统统送去垦荒,天山南北还有大量可以耕种的土地。」

「足以容纳百万人口生存。」

可以看得出,顾自忠这个大漠都督也不是白当的,对大漠的事情也是相当了解。

天山南北脚下的两条走廊,的确是两座巨大的宝库。

后世的兵团,很多就在这片区域中建设。

高昌和大漠是如今北疆的两个主要粮仓。

北疆百分之九十的粮食都源自这两个地方。

但是,这两个地方也只是天山山脉东部的绿洲。

天山西部的绿洲,还没有开发过呢。

尤其是天山北麓的西部地区,就位于东都境内。

以前,萧思摩是没有那幺多人口和精力去开发。

但是李骁不一样啊!

必须要种地!

商议完对龙城的扩建和对东都南部的土地开垦之后,李骁说起了最后一件事情。

「本都决定,去除旧有的东都留守府,建立全新的北疆都护府。」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