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皆是回美人,各有风姿,皆透着股勾人的纯欲之风。
李骁解开上衣随手丢在椅上,淡淡说道:「起来吧。」
又走到床边坐下,目光淡淡扫过两人:「你们的家眷,都安置妥当了?」
阿不格玛率先说道,声音软得像棉花糖:「回大都护,托您的福,妾身家眷们都在城外住着,
入了垦荒团第十八万户,衣食无忧。」
「过些时日,会随着大军返回金州。」
她说话时,薄纱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颈:「妾身在这儿,谢过大都护不杀之恩。」
蒲察玉也跟着开口,声音带着点异域口音的妖媚,但语气却略带紧张恐惧:「妾—妾身也是她的指尖绞着纱衣下摆,指节泛白,显然还没从家破人亡的惊惧中缓过神。
苏毗捺罗投降的太晚,李骁不认,苏毗家自然也就没有好果子吃。
但好在蒲察家人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财产田地之类的全部充公,家人也被贬斥为普通的百姓,迁移去北疆生活。
可相比于城中其他的贵族、官员们的下场,蒲察家已经好了太多。
这其中,自然要归功于蒲察玉的勤劳能干。
李骁呷了口冷茶,目光落在两人紧绷的脊背:「你们既是降妇,就该守降妇的本分。」
「今后安分留在府中,若有异动一」
话未说完,阿不格玛已「噗通」跪倒在地,薄纱贴在身上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曲线:「妾身不敢!
「妾身定会尽心伺候大都护,绝无二心!」
蒲察玉也跟着跪下。
烛火突然摇曳,将李骁的影子压在两女身上,他看着地上瑟缩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
夜半时分,房间中的动静慢慢消失。
四名亲卫将两床羊皮被褥包裹的肉虫擡了出来。
还是老规矩,李骁从来不与那些不知底细只是深浅的女人过夜。
而就在刚刚走出房门,被凉风一吹,蒲察玉浑浊如浆糊的大脑慢慢恢复了清晰,却是发现自己被两名亲兵擡了出来。
这不是第一次了,她并没有慌张。
但就在她不经意间撇向一旁的时候,却顿时如遭雷击。
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前,赤裸着肩膀,浑身脏兮兮,头发乱糟糟,身上被缚着锁,正艰难的跪在院子里面,面露愤怒的目光看着自己。
这正是凉州刺史苏毗捺罗。
他竟然还活着?
蒲察玉顿时被羞得无地自容。
随后的几日,李骁加紧安排甘肃事宜。
并且下达命令,将苏毗捺罗等一干主犯斩首示众,家中女眷充军,男丁贬斥为奴,送往虎狼谷修建虎狼关。
与此同时,迁徙的人潮已持续了一月有余,每日天刚蒙蒙亮,凉州城外便响起震天的脚步声。
数以万计的百姓如无数条灰黑色的长蛇,在黄土道上豌向西北蠕动。
老人的咳嗽声、孩童的哭闹声、车轮碾过碎石的吱呀声交织在一起,却被每隔三里便出现的北疆骑兵牢牢管束着。
骑士们手持长枪弓箭,震前后,马蹄踏过之处,连躁动的牲畜都乖乖收了声。
而那些库里新军的步兵们,已经算是半个北疆军了,其中很多人都已经接到了兵曹司的命令,
成为了真正的北疆军士兵,甚至是军户。
所以在这迁徙的过程之中,他们也同样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最后这二十多万百姓的迁徙,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分批次出发的他们虽绵延百里,却从未出现过大规模踩踏或逃亡。
这日卯时,武威西门外的土坡上,李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单衣,骑在通体乌黑的战马上。
目光掠过远处迁徙队伍扬起的黄尘,又落在面前的罗猛与张兴华身上。
「甘肃之地,就交给你们了。」
「尽快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秋后,北疆需要甘肃的粮食赈灾。」李骁沉声说道。
除了大漠和高昌之外,北疆的其他土地大都是没有经过开发的。
这五十多万百姓去了北疆,有很多人都需要重新开垦荒地,
也就是说,至少在明年秋天甚至是后年之前,北疆需要掏出粮食养着这些人。
这就需要大漠、高昌和甘肃的补血了。
「大都护放心,末将定然做好秋收事宜。」
「留足可用之粮,其余全部送往金州。」张兴华说道。
河西走廊的气候干旱,积温不足,所以粮食是一年一熟,春种秋收。
战争爆发之前,夏国的佃农们已经种好了粮食,虽然在战争中不少农田遭到了破坏,但余下能出粮的也有不少。
这一茬粮食就不能按照四六分了,而是全部属于北疆。
甘肃巡抚府用粮食雇佣百姓,在秋天收割粮食,留下当地百姓一年之用,其余全部送往北疆。
等到明年春天,百姓们新种的粮食才属于他们自己,秋天四六分成。
李骁微微点头:「另外,删丹军马场也要重新利用起来,大量培育战马,最好培育一些能够在高原征战的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