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颗白日闪现的星辰,则是利用了特制的反光镜,将阳光聚焦反射到高空的云层上。
在特定角度下,便会如星辰般闪耀,再配合紫烟的背景,更显神奇。
这一切,都是为了借此彰显「天命所归」,稳固军心,震草原旧部。
待紫烟渐渐散去,那颗「星辰」也隐匿不见,山巅的欢呼仍未停歇。
三日后,李骁还将率领诸将转向东南方的姑衍山。
那里将是禅礼之地,如同千年之前的霍骠骑一般,用最盛大的仪式宣告这片土地的归属。
与此同时,李骁也命人刻石封狼居胥,当年霍骠骑的石碑早已经不得踪迹。
如今,李骁要在此立下新的刻石,这不仅是对漠北胜利的永久铭记。
更代表着华夏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的再次彰显,是新时代北疆版图的奠基之证,
而在石碑的背后,又用小字将李骁刚刚宣读的祭文全文刻了上去。
祭文中的华夏一千四百二十六年,是李骁准备重新对华夏历法的定义。
在此之前,华夏的历法都是按照当政者的年号来制定的。
甚至一个皇帝都有好几个年号,非常繁杂。
百姓们甚至都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因为信息传递不畅,上一个年号刚刚被百姓所使用,朝廷却又颁布了新的年号。
除了满足了当政者的私心之外,对百姓无益,对国家无益。
所以,李骁决定,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入主中原,便废除年号制度,改为统一的『华夏历法」。
将始皇帝统一华夏的公元前221年,定义为华夏元年。
以此向后推导。
如今,北疆军荡平漠北乃是公元1205年,两者想加便是华夏1426年。
如此也方便记叙历史脉络,简单明了。
至于对漠北的治理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行政区域的划分。
主要是以山脉为界。
将金山以东到于都斤山之间的范围,划定为西海,也就是乃蛮部故地,早就成了北疆的一部分将于都斤山以东到不儿罕山之间的范围,划定为中海,主要包括克烈部和蔑儿乞部、斡亦刺部的故地。
最后,则是将不儿罕山以东,到大鲜卑山之间的范围,划定为东海。
主要包括乞颜部、泰赤兀部,弘吉剌部等草原部落的故地。
漠北三部划定之后,便需要派遣军队进行征服,派遣转业军官进行地方治理。
同时还要铸造城池,限制草原牧民的活动范围,编户齐民实行军管等等。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都需要李骁在漠北待很长时间。
弘吉剌部,是生活在巴尔虎草原上的强大游牧部落。
其势力仅次于克烈部和乃蛮部,与当初的乞颜部、蔑儿乞部并驾齐驱,在草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只不过和很多传统游牧部族一样,弘吉刺部并非是统一的部族,而是由诸多小部族联合而成的联盟体。
各部族之间既有协作,也有着各自的考量。
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与妻子孛儿帖,都出自于弘吉剌部,只不过分属不同的小部族,这层渊源让弘吉刺部与铁木真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这一日,兀尔失温河流域的德薛禅营地,牧草丰美,牛羊成群,原本一派宁静祥和。
忽然,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首领,首领,大事不好了!」
身穿破烂衣衫的士兵翻身下马,跌跌撞撞地朝着部落首领德薛禅的毡房奔去,声音里满是惊慌与急切。
部落首领德薛禅正在毡房内与几位族老商议部族事务,听闻呼喊声,心中一紧。
「发生了什幺事情?」
「首领,铁木真首领战败了!」
「什幺?」德薛禅闻言一惊,眼前一黑,六十多岁的年纪险些晕过去。
其他族老们也纷纷大惊失色。
「怎幺回事?」
「什幺时候败的?」
「铁木真现在怎幺样?咱们的青壮又去了哪里?」
面对族老们的七嘴八舌询问,土兵神色惨白,脑海中不由得想到了不儿罕山的那一战。
那铺天盖地的炮火轰鸣,无边无际的具装甲骑冲锋,还有那不知为何倒灌己方大军的斡难河水。
一切的一切都让他面临崩溃。
曾经那些熟悉的同伴一个个的倒下,最终只剩下了他自己,经历了艰难险阻,最终侥幸逃回了部落。
「完了,全完了啊!」
士兵崩溃大哭,磕磕绊绊的向德薛禅和族老们商议战争的经过,更是让所有人脸色灰败。
乞颜部大军惨败,全军覆没,就连铁木真都有可能落入北疆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