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可惜渭河以北的兵力太过分散了,栎阳、云阳这些小城,每处只有数千人,北疆军若是逐个攻破,简直易如反掌。」完颜纲暗自说道。

按照他的想法,便是放弃这些小城,将兵力集中起来,坚守咸阳、泾阳、干州这三座渭河以北的大城。

可士绅们虽积极抵抗北疆军,却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要让他们听从指挥、统一布防,几乎不可能。

只因为这些民军都是士绅们自己出钱出力组建的,没用朝廷一分钱。

首要目的是保护自己的田产家业,若是让他们放弃家乡小城,退往大城,士绅们定然不会同意,阻力极大。

「罢了!」

完颜纲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先不管这些,传令全军,加快速度,赶去长安。」

他顿了顿,又对着身边的亲兵道:「再派八百里加急,去中都向陛下求援。」

关中形势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若是没有援军,关中恐将不保,金国在西北的根基也将彻底崩塌。

……

「轰轰轰轰~」

关中平原的官道上,黄色的洪流正滚滚向前。

北疆军的骑兵阵列如移动的海啸,黄色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铁蹄踏在地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连渭水的流水声都被掩盖。

沿途的百姓们远远望见这阵仗,瞬间陷入恐慌。

他们拖家带口,抱着粮食与贵重物品四散奔逃,可关中平原一马平川,少山少谷,根本无处可躲。

有的百姓慌不择路,竟朝着田埂深处跑去,却被北疆军的骑兵远远甩在身后。

北疆军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这些百姓,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长安,彻底掌控关中。

仅仅三日过后,北疆军主力便来到了渭水岸边。

望着平静无波的大河,李骁勒住马缰,缓缓伫立,感慨说道:「看这渭水,千年流淌,见证了多少兴衰。」

「当年突厥人便是从河套、河西走廊南下关中,走的路与咱们如今几乎一样。」

「最终在这渭水之畔,逼迫唐太宗签订了渭水之盟,何等威风,但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武卫军千户杨守敬勒马立于李骁身侧,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渭水,沉声道:「大都护说得是。」

「只不过如今,历史虽似重演,但我北疆绝非突厥可比。」

李骁轻笑着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是啊,世事无常。」

「当年的蛮夷突厥,换成了咱们这些汉人。」

「而当年守卫关中的,反倒成了女真金人,倒是有趣。」

「本都又想起当年秦国以关中为根基,凭崤函之固、渭水之利,东出横扫六国,成就王霸之业。」

「如今咱们若能占据关中,稳住根基,未来东进中原、推翻金国,也并非难事。」

「大都护所言极是!」

杨守敬眼中闪过一丝豪情:「秦国能凭关中一统天下,咱们北疆军战力远胜秦军,又有『均田安民』的国策凝聚民心,定能重现当年的霸业。」

两人正说着,一名传令兵策马疾驰而来:「大都护!」

「第二镇所部已抵达泾阳城外,将城池团团包围。」

长安城位于渭水以南,与咸阳城隔河相望,互为犄角。

而在渭水以北,除了咸阳,还有泾阳、干州、云阳等城池,虽多是士绅组建的民兵,却也有不少兵力。

李骁沉声道:「渭水以北的这些城池,必须先解决掉。」

「若是咱们强攻长安,这些兵力从背后突袭,很容易断绝咱们的后路,到时候腹背受敌,麻烦就大了。」

杨守敬点头附和:「大都护考虑周全。」

「这些民兵虽不如金军精锐,却熟悉地形,又有士绅督战,若是分散袭扰,确实棘手。」

「不如集中兵力,先将泾阳、干州等大城拿下,再清扫云阳这类小城,彻底稳固渭水以北的局势。」

李骁当即下令:「传本都令,第二镇所部围攻泾阳与干州,拿下城池。」

「传令第三万户林大壮,率本部及一部库里军,进攻云阳、栎阳,速战速决,不可拖延。」

「其余兵力,随本都进攻咸阳。」

其余兵力随我驻守渭水南岸,盯着咸阳城的动静。」

「遵命。」传令兵转身离去。

咸阳,秦国都城,位于渭水北岸,是长安城的西北门户。

此时已经被北疆第一镇大军重重包围,城墙上隐约可见金军的旗帜,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咸阳城有两万兵力,虽多是民兵,却也算是块硬骨头,拿下咸阳,便能切断长安与渭水以北的联系。

到时候长安便成了孤城,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的咸阳之战、长安之战,将是决定关中归属的关键。

而李骁,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要以汉人的身份,重新夺回这片曾孕育过无数王朝的土地,让关中,再次成为北疆霸业的根基。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