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金州武备学堂,【秦王启示录】
第二日上午,李骁带着秦大妮、萧燕燕,还有二丫、李灵阳等妾室及孩子们,朝着河西堡老宅赶去。
还没有走到河西堡呢,远远的便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正骑着马赶着一群羊,在草原山野间放牧。
老爷子年纪大了,早已将汤谷军工厂的事务全权交给李骁的三堂叔李东志。
如今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平淡,偶尔去军工厂逛逛看看,大部分时间就在村里放羊,日子过得自在。
「老祖~」
金刀第一个跳下马,朝着老爷子跑去。
老爷子看到众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翻身下马,弯腰抱起金刀,声音洪亮:「我的乖曾孙,又长高了啊!」
「让老祖抱抱,哎呦,又重了好多,跟个小牛续似的,老祖都抱不动你了。」
老爷子抱着金刀,笑的将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李骁走上前:「爷,我们来看您和奶了。」
老爷子抱着金刀,看着李骁的脸庞,粗糙如树皮的老脸上,微微颤动了几下,深吸一口气,点头说道:「好啊,好!」
「一去就将近三年,总算是回来了。」
李骁也满是惭愧:「爷,孙儿不孝~」
作为长子长孙,在父亲不在之后,本应该是他承担起养老人的责任。
可是奈何,战争不给李骁机会啊。
不久后,众人回到了河西堡老宅,几十年的屋子,还是如同曾经那样,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
老太太正坐在炕边,由侍女伺候着喝药,看到李骁等人进来,眼中立刻泛起泪光。。
萧燕燕连忙上前扶住她:「奶,您别起身,好好坐着。」
老太太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失去长子的痛苦始终蒙绕在心。
去年秋天更是大病一场,李骁当时还在关中与金人谈判,根本回不来。
幸好老太太吉人天相,熬过了冬天,如今却仍需靠药物维持身体。
「大龙来了,快坐。」
老太太握着李骁的手,湿润的眼神里满是慈爱:「我老婆子好的很,家里有人照顾,吃喝不愁。」
「你现在是大王,忙着家国大事,不用总惦记我们老两口。」
老爷子也在一旁点头,缓缓说道:「是啊,你也不用操心我们。」
「回想起当初,你还是个跟着我放羊的娃子,谁能想到,短短不到十年时间,你竟成了大王,打下这幺大的疆域,比咱们李氏祖上任何一代都有出息。」
他顿了顿,不苟言笑的脸庞上露出一丝感慨和自豪:「当年你高祖父之所以带着全家定居河西堡,除了看中这里地势好。」
「最重要的还是说这里孕有龙脉,如今看来,果然应验了。」
「老天爷对咱们李家不薄啊!总算出了个能光耀门的人。」
「天兴李氏啊!」
「你爷说得对~」
老太太擦了擦眼泪,语气带着几分硬咽:「大龙出息了,可惜大海没能看到这一天,走得太早了。」
「要是他还在,看到儿子成了大王,肯定比谁都高兴。」
李骁握着老太太的手,心中泛起酸楚,轻声安慰道:「奶,您别难过。」
「我爹要是泉下有知,看到咱们一家人好好的,看到北疆如今的样子,肯定会欣慰的。」
「以后我会常来看您和爷,让您二老安享晚年。」
一家人围坐在炕边,聊着家常,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笑声阵阵,老宅里满是温馨的氛围,直到傍晚,李骁才带着家人起身告辞,老爷子和老太太送到门口,反复叮瞩他要保重身体,切勿太过操劳。
回到龙城,李骁却来不及休息,便又在书房忙碌起来。
东征三年,北疆虽由萧燕燕监国,重要事务会传信给他处理,但仍积压了不少政务,涉及民生、军事、财政等方方面面,等待他亲自决断。
书房内,萧燕燕早已将积压的文书整理好,分类摆放整齐。
她坐在李骁身旁,一边为他递上文书,一边轻声讲解各项事务的背景:「这是西部边睡七河地区的垦荒文书。」
「去年已开垦出十万亩良田,需大王你定夺如何分配。」
「这是七镇扩编的后续事宜,第七镇的粮草供应还需协调—」
李骁认真翻阅着文书,不时提笔批注,萧燕燕则在一旁默默协助,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
两人配合默契,仿佛又回到了李晓未出征时的日子。
只是,萧燕燕今年已三十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又空等了李骁三年,心中的思念与渴望早已如烈火般燃烧。
在不断的厮磨中,李骁终于按捺不住,处理完几份紧急文书后,将桌面上的东西一把扫开,换萧燕燕躺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