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兰筝仙子则是眉头微蹙,轻声道:“弟子以为,月剑姐姐说的对,又不对。”
“玄门大劫,固然是我玄门气运昌隆之象征,弟子也觉得玄门日后会更上一重楼,可这玄门大劫对我瑶池来言,祸多于福。”
“若要争运,首先要有足够强大的底蕴,而我瑶池圣地,数万年来只能依靠师尊支撑,无力与东天道家、九州界等势力争锋,只能协助一方来保全自身。”
“为了这场壮大他人的劫数,我瑶池圣地还不知道要搭进去多少人的性命,到头来能得到什么,却是谁也说不好。”
月剑仙子对兰筝仙子这般言行有些不满:“玄门劫数,波及诸天,我们便是想逃就能逃,想避就能避的?”
“既然逃不得,避不得,为何不去搏一搏,无论如何,我们率先出手总能占据一个先机。”
金母元君静静听着这两个弟子的争论,月剑与兰筝,都是她近两千年来最为喜爱的弟子,否则也不会让她们随侍身侧,聆听纯阳之道。
而月剑和兰筝的讨论,也是如今瑶池圣地里最普遍的两种态度:主动下场还是拖延等待局势明亮。
对于这场玄门劫数,金母元君看得非常清楚,她明白,即便是纯阳圣地,在这场波及诸天万界的劫数之下,也逃不脱,避不开。
而一些弱小的纯阳圣地,更是会在这场劫数里倾覆、消亡。
这便是大势。
非是一人一家之大势,而是浑沌寰宇所掀起的大势,是整个诸天万界,所有玄门道家共同催发的大势。
因此,其他势力可以隔岸观火,可诸天三十六大千之中的玄门九界、一十三方纯阳道宗却是无法脱身,从这场劫数尚在微澜之际,玄门九界与一十三方纯阳道宗的因果就已经纠缠在其中了。
挥挥手止了两个弟子的辩论,金母元君声音平静而温和,却自有一股威仪气度:“如今,昆仑界各方都在蠢蠢欲动;这瑶池里,也是人心惶惶,各有思量。”
“所为何事,本座自是知晓。”
“月剑、兰筝,传本座法旨。”
听到这话,月剑仙子和兰筝仙子当即躬身迎旨。
但听金母元君说道:“七日内,昆仑界东西南北四域,各域需得出动法舟万艘,道兵五万万,同时各域的所有宗门、世家按琅嬛令调集资源、出动弟子门人。”
“为瑶池出力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