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典韦领命,定不负君侯所托!”典韦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安排完这两拨任务后苏曜只觉一阵无语。

这辽东局势,还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说好的大权在握的太守大人,领衔五郡的最高元首。然而,这刚开局便是满地狼藉。

农业上荒地遍地,没有操作空间。

而商业上,拳头产品全部被断了来源,商路的拓展只能再等些时日了。

不过还好,接下来就没有那么多幺蛾子事情了。

甚至于,因为不少预定开支被取消,苏曜还能把剩下的钱加一步扔到教育里面去。

而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襄平的郡国学校。

郡国学校,其建制可追溯到前汉景帝时期,乃是汉时地方官办教学机构。

昔日的蜀郡太守文翁深感当地文化落后,无人可用,便选拔优秀小吏送往京城学习,学成归来后委以要职,并在成都设立官学,招收学生,称为“学官弟子”。

而这一举措得到了后来汉武帝的高度赞赏,并下令天下郡国仿效蜀郡,设立官学。

至此,天下郡国学校始兴。

比起在洛阳的最高学府太学,和地方名师举办的私学外,大汉在各郡国治所都建有一所由地方长官负责兴办和管理的郡国学校。

其规制和教学内容可能因地区而异。郡国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本郡的官吏、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以及推广教化、宣传思想等。

不过如今的郡国学校却基本沦为了世家门的交际场。

普通人根本没资格进入这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