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和项目解锁了,但是只给讲了原理和一个超链接百科说明,并不能让他原地读秒造个厂出来,具体怎么做,还要从头找人。
坑爹呢不是!
当时,正忙于主线,马上要随皇帝祭祖的苏曜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趁着那一阵天天闭门在家的日子,他便正好喊来亲信陈质,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而陈质也幸不辱命,虽然他并不是一等的内政人才,但世家子的出身也算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更关键的是,在洛阳这里,有着大量优秀的工匠人才。
他只要把苏曜告诉他的思路如实的给匠人们讲解,即可按部就班的实现目标。
造纸术也好,印刷术也罢,对这个时代来说,他的基础技能都已经点亮,并不像很多机械和工程科技一样有着很多严格的要求。
所谓苏侯纸,实际上,就只是把蔡侯纸和佐伯纸的工艺合二为一而已。
没错,就这么简单而已。
时人仅仅是欠缺了一点尝试,或者说抱残守缺,才使得科技在现实世界中晚了几百年出现。
只要打破思想的藩篱,洛阳的造纸工们马上就将其复现了出来。
而印刷术,更是由刘宏主导亲手点亮了前置。
在那长达八年之久的熹平石经的雕刻中,洛阳的工匠们已经把雕版手艺练了出来,他们能够在石头上雕刻拓印,比之唐朝时才点亮的雕版印刷科技,欠缺的不过是一张好纸而已。
只要纸墨的标准达到了要求,而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之间,除了印刷的效率外,并不存在难以攻克的基础技术。
不过是把整块整块的雕版变成一个个可调整的活字方块而已。
发明创造,便是如此,当基础科技满足后,其诞生往往只是一个灵光一现的思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