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切记小心行事,莫要让董卓发现我等的行动。”
董勇连忙应是。
而董承见刘协如此决断,心中也很是欣慰。这个不到十岁的天子显然比他想象中要成熟的多,并没有盲目上头,急躁行事。
董承很清楚,在这事关天下大权的棋盘上,保持清醒和警惕至关重要。
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里,京师内外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氛围之中。
董勇派出的细作迟迟未归,而关于苏曜渡河的消息却如同野火般越传越广,真假难辨。
董卓的兵马依旧在各处破门抢掠,骚扰百姓,以刀剑来催人行动。
而刘协每日都焦急地等待着董勇的消息,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苏曜能够神兵天降,救他于水火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逐渐变成了失望,失望又逐渐变成了绝望。
董卓对京师的控制是绝对的,董勇的细作根本没法探到任何可靠的消息。
反倒是迁都启程的日子越来越近。
一切,就像是董承说的那样,似乎只是世家们为了逼迫董卓离开京师而编造的谣言。
“无计可施了么?”
“只能认命了么?”
朝堂上,看着董卓得意骄横的脸庞,看着董卓以自己的名义强行推动的各种不得人心的政策,不但将一个个忠良之臣送上刑场,今天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强行给自己拜了个相国出来。
刘协绝望了。
对于董卓自拜相国的行为,他木讷的点头应是,封闭内心,如董承所言,做好一个橡皮图章,并尽可能的不让自己去想象未来去长安的日子。
就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闷气氛,一名满身尘土、衣衫褴褛的信使跌跌撞撞地闯入大殿,高呼道:
“报!”
“军情急报,军情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