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曜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他缓缓踱步,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停留在又不发一言的军师贾诩身上。
“文和,我敬你素有智谋,莫非也跟大家同样看法?”
贾诩深吸口气,苦笑一声:
“下官愚钝,知君侯所行每每皆有深意,不敢妄加质疑。”
“不过,列位同僚所言亦是极有道理的,君侯欲行官制改革,分诸公之权,其志可嘉。”
“然则改革之事,非同小可,需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既要能确实的切中时弊,解决问题,又要顾及各方利益,以免激发不必要的反抗。”
“否则,就如文若和元常所言,恐重蹈王莽旧事,自取灭亡矣。”
见苏曜沉思,贾诩知道冠军侯必是听进了自己的话,心中略有欣慰。
这位苏君侯虽然行事不羁,但却并非傲慢之人,对于不同意见他是可以听的进去的。
故而,在片刻后贾诩又拱手说:
“依诩之见,眼下还是不应操之过急,在掌控全国之前,先不要急于动官制的事情。”
“至于司隶校尉黄琬,我们可将其明升暗降,进九卿或三公之位,以使其让出司隶校尉之职。”
贾诩话音一落,马上周围响起一片赞同之声,听得苏曜哑然一笑:
“文和此言还真是个老成谋国之策。”
“司隶校尉一职,权力过大,必须需得调整,黄琬此人虽有功劳,但近来办事不力,让他进九卿或三公之位,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如此行事,诸公也说不得什么反对,不愧是吾之军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