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袁绍虽野心勃勃,但面对皇甫嵩将军的威名,想必也不敢轻易造次。”

苏曜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皇甫嵩的威名他自然知晓,此人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在朝野威望极高,之前说服刘虞更是又立一功,足以见其可靠。

唯一的问题就是皇甫嵩毕竟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是否还能承受监军这份奔波劳累的差事,成为了苏曜心中的一大顾虑。

“唐公不必担忧。”卢植拱手道,“皇甫义真虽年过六旬,但每日仍坚持习武,前日还与老臣比试箭术,三箭皆中靶心。让他坐镇后方督军,绝无问题。”

正当苏曜准备应允时,贾诩突然轻咳一声:“唐公,下官倒有个两全之策。不如以皇甫将军为都督,郭奉孝为军师祭酒,再让关将军为其副手。如此既显朝廷重视,也可统合地方联军,不至于各自为战,为术贼所乘。”

苏曜眼前一亮:“文和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说着转向荀彧:“即刻拟旨:车骑将军皇甫嵩加持节都督,郭嘉为军师祭酒,领关羽等诸军南下驰援,配合袁绍。”

“然后再给徐州刺史陶谦和荆州刺史刘表发信,让他们动员兵马,与朝廷大军配对袁术形成合围之势。”

“嗯?”

一直沉默听讲的侍中董承突然发出一声诧异的声音:

“荆州刘表不是据报与袁术暗通款曲吗?咱们给他下诏又有何用?”

“正因如此,才更要给他下诏。”

贾诩轻摇羽扇说:

“刘表若抗旨不遵,便是公然叛逆;若遵旨出兵,则与袁术反目成仇;若是阳奉阴违,那逃不掉一个事后问责的缘由,无论他在此次大战中如何选择,结果都对我们有利。”

“正是如此,不过徐州的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