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摩虎罗也是专门派了使者,向他陈明利害,表示其得位不正,不要妄想能当墙头草投靠汉军。
对此,安思延也是深以为然。
大汉在西域诸国行废立之事那是常有的事情,他如今在国内反对者可不少,一旦让汉军掌控了局势,万一废了他的王位,他几十年的努力不就都白瞎了吗?
于是,为了手中的权力,安思延当即下令紧闭城门,全城戒备,同时派出快马,立刻向浮图城那边报信,紧急求援。
“可是王上,远水不救近渴”一位老臣犹豫道,“汉军来势汹汹,咱们恐怕.”
“闭嘴!”安思延厉声打断,“我前国虽不大,但也有精兵五千,区区不过万骑,只要咱们坚定守住,等到后国他们和乌孙与鲜卑的援军到了,我军必胜!”
“看来这安思延是准备顽抗到底了?”
汉军营地,苏曜听到使者的答复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你们又怎么看呢?准备陪这个伪王一起,玉石俱焚吗?”
那使者听到苏曜直呼其国主为伪王,本就已经做好赴死准备的他立即伸着脖子驳斥:
“兀那汉将,你毫不知礼!”
“安思延陛下乃我车师国正统君王,岂容尔如此污蔑!我车师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与城俱亡,也绝不”
他的话语还未说完,突然一声清脆的铃铛声自旁边的帐帘后传来。
随着帘帐掀开,一阵香风扑面而来,与此同时的,两张绝美的容颜映入使者的眼帘,直接让那车师国使者看呆了眼睛,张着大嘴,一个字都续不下去了。
不过,比起美貌,真正让这使者震惊的则是那两位少女的长相。
“王妃?”
“怎么会?”
使者颤抖着张口,就像见到了鬼:
“不,不可能!这不可能!王妃应该早就死了!”
“是的,姑姑早就死了,被那个篡位的逆贼所害!”阿丽莎咬着牙回答。
“姑姑?”
使者回过神来,又看到了紧接着进来的阿罗佐,突然神情紧张的追问:
“是谁,你们究竟是谁?”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简单了。
苏曜一言不发的看着众人相认。
虽然胡姬姐妹他们并非先王血脉和直系继承人。
但车斯家族乃是车师国最早的王室,不但一直与前王室联姻,而且历史上国内每每出现动荡,车斯家族就常有复辟成功的案例。
而且巧了,其中有近一半以上还都是汉庭主导。
每回当车师国的现王室不老实,勾结异国搞事的时候,汉庭得势后就会兵临城下,废了旧王,然后把车斯家族的人扶上王位,美其名曰兴灭继绝,然后大肆宣扬。
要知道,在汉家的思想下,兴灭继绝乃是无上的功德,比灭国还要厉害,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论语·尧曰》就有云:“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而《汉书》也提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
就连后世的《新唐书》中在说:“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於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於封人之墓。”
也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在早中期的时代即便王朝更迭,一般也不会动辄族灭,而是会找来前王室的人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也就是传统的二王三恪制度是也。
也因此,兴灭继绝之事,就是每一个深受汉家思想熏陶之人都非常喜欢干的事情,用来彰显其仁德。
而拜大汉这么一通操作下去,车斯家族家族在车师国的声望很高隐隐带着点神性,一般即便有篡位者得手后,就算再忌惮,恨得牙痒痒,轻易也不敢冒着全国反对和大汉的怒火,给人整灭族了,而是选择与其通婚联姻
也就是说论血统远近和宣称资格,车斯家族的这三个后裔比那个搞大清洗的篡位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当年安思延篡国后对胡姬姐妹等几人也只是幽禁起来好好养着。
最后还是看大汉真是彻底不行了,国内也逐渐稳定,然后他才大着胆子,找了支胆大的粟特奴隶商队,把这姐弟仨悄悄打包卖了,眼不见心静。
至于为什么不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