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苏曜统一全国后拿出来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在全国各地铁匠作坊的全力运作下,在他多次自草原缴获和贸易得来的战马支持下,京师十二卫的禁军终于基本完成了补员,近八万禁军披甲率超70%,步骑比例更是达到了1:3的程度。
这一次,苏曜直接就一口气征发了八千禁军铁骑,同时再召三河骑士三千,并凉骑士八千,匈奴骑士八千,再加上之前在西域的驻军与西域诸国仆从部队,以及归附的乌孙鲜卑骑士,一支总计五万人的汉胡全骑部队就这样闪亮登场。
虽然这个数量比起汉武帝北击匈奴时砸锅卖铁搞出来的十万铁骑部队确实是还有不足,但这毕竟只是女帝登基不过四年,统一全国都没有两年的情况下达到的。
但是,即便如此大军,诸位宰辅们也是尤显的有些信心不足。
皇甫嵩首先就忧心忡忡的表示:“臣闻贵霜乃大国,有民上千万,拥兵数十万众。而我国万里远征,深入敌境,不过五万兵马恐怕难以撼动啊。”
“早几十或者十几年前也许是这样没错。”
苏曜呵呵一笑,展开一张势力地图说:
“如今的贵霜早已不是昔日的霸主,其国内矛盾重重。近年来王室内斗不休,各地总督亦是拥兵自重。”
“其国西部与安息接壤,两国互为宿敌常年都在重兵对峙,而南部人口最多的印度诸邦则长期以来都不认同大月氏人的统治,如今也是叛乱频发。故而此次贵霜国出兵康居的十万大军,实则已是其能调动的极限。”
说着,苏曜手指点在地图上葱岭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
“我军只需突破葱岭天险,助大宛复国,接着便可长驱直入贵霜腹地。”
“届时,不管是南下威逼贵霜国都,挑动其国内分离势力,还是向北驰援康居,断其十万大军归路,都是进退自如。”
苏曜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最保守的卢植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万年女帝环视众人,见无人再有异议,便拍板决定:“既如此,朕准唐王所请,即刻筹备西征事宜。各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诺。
就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西征计划就此敲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洛阳城再次忙碌起来。
唐王府内,苏曜与皇甫嵩、曹操、贾诩、郭嘉和鲁肃等人日夜筹划,调兵遣将。工部加班加点,赶制军械;户部则忙着调拨粮草,确保大军后勤无忧。
与此同时,西域开发公司沿途的各商栈也都接到了命令,全力调集筹备物资,保证大军沿途补给通畅。
而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唐王府内却是一片温馨。
阿什丽公主在阿丽莎姐妹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王府的生活。她每天除了学习汉家礼仪外,就是陪伴苏曜,或者与府中其他女眷交流。
这一日,阿什丽正在园中练习书法,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写的不错。”苏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看来公主很有天赋。”
阿什丽连忙放下毛笔,起身行礼:“夫君过奖了。妾身只是.想尽快学会汉文。”
苏曜笑着拉起她的手:“不用这么拘谨。来,我教你写几个字。”
他站在阿什丽身后,握住她的手,在纸上写下“永结同心”四个大字。
阿什丽看着这几个字,眼中泛起泪光:“夫君.”
苏曜轻抚她的长发:“再过几日,我就要出征了。你在府中要好好照顾自己。”
阿什丽身子一颤,紧紧抓住苏曜的衣袖:“夫君一定要平安回来”
“放心。”苏曜在她额上轻轻一吻,“等我凯旋,为夫就再教你更多的汉礼。”
阿什丽重重点头,将头靠在苏曜胸前,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
可惜,公主的想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对于苏曜来说,他很清楚自己的道路上,征途恐怕是永无止境
为此,他能为自己这些女人做的,就是尽可能再短暂的休战期多陪陪她们,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留下爱的结晶,这样哪怕自己不再了,她们也能有孩子相伴,不至于独守空闺。
比如这一次,虽然阿丽莎姐妹很想再随他出征,但已有身孕的二女还是被苏曜留在了洛阳。
倒是红儿让苏曜比较意外的是,这个小丫头的肚子居然还没有任何动静,这完全不合常理。
对于红儿,苏曜还是非常宠爱的,即便远征的路上也是多有临幸,在她那次精心的胡姬打扮之后更是频频一起拉着她和阿丽莎姐妹三人一起开无遮大会。
没道理胡姬姐妹都怀了,红儿却一点动静没有。
“你是不是悄悄做了什么手脚?”
苏曜捏了捏红儿的脸蛋,半开玩笑地问道。
谁知红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婢.奴婢不敢”
苏曜原本只是随口一问,见她如此反应,顿时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你不会真做了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