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虽说他当的官挺大了,区区一个礼部尚书,兼门下侍郎。
但总归家里边人口多,一个人养活一大家子,那点儿俸禄其实挺吃力的,尤其老四还时不时给他闯祸要赔偿别人钱。
若非是先帝时不时给一些赏赐,日子其实挺难的。
直到老三说不愿意读书了,要去做生意,苏家那时候才算是好起来。
苏刘氏当时是拿了自己一些嫁妆出来给的苏子峰做生意。
而苏子峰也不负众望,真的做起来了。
苏文清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拿到属于苏家第一张银票,也是那时候苏子峰拿来给他的。
苏文清将那张五百两的银票给了苏刘氏。
苏刘氏说要留下来,给老三娶媳妇儿用。
苏文清笑了笑,没说什么。
但苏文清知道,那张银票,苏刘氏还留着呢,哪怕在用钱的地方,哪怕是老三做生意出过一些状况急用钱的时候,那也都是苏刘氏自己用这嫁妆补,没动那五百两银票。
一次,苏文清提起了这事儿。
苏刘氏说‘起早贪黑赚下来的钱,喝酒喝的都吐了不知道多少次,舍不得给用了。’
说的很轻描淡写。
但苏文清却是陷入了沉思,只是对自己儿媳说了句‘我这个官当的,对不起家里人’
后来,苏子峰生意做的越来越大,没靠过苏文清,苏文清也不好出手帮忙,外人也不知道他们关系。
家里再也用不着用老大媳妇儿嫁妆补贴家用了。
老三自己娶媳妇儿也是用着自己赚的钱。
也算是巧合吧,混小子也是带着人大商贾之家的姑娘私奔回来了。
苏文清知道后并未说什么,只是拿了东西去赔罪,然后开始找媒人什么的。
那时候,苏子峰身份才算是公之于众了。
原来京城里那个新起的苏掌柜,是当朝尚书省左仆射的儿子。
成亲前一天夜里,苏文清告诉了苏子峰,那五百两的事情,还有他大嫂嫁妆的事情。
苏子峰并未说什么,只是去找了苏刘氏。
回来的时候,拿着一坛子酒,说是要跟苏文清喝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