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负责后勤的厂长,你称呼我为老张就可以了。”
李爱国跳下火车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和相关的手续。
“张厂长,您好,这几位是段里面的同志。”李爱国指了指那些技术员们做了介绍,至于许科长和陈工,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就没有做介绍。
“欢迎,欢迎,我们跟你们前门机务段有过合作,大家都是阶级兄弟,赶紧休息一下,我来安排原油装载工作。”
张厂长让人带着技术员们去休息,被李爱国拦住了,表示这边还要全程测试。
“我让人把茶水送过来,这眼看到中午了,让食堂把饭菜也送来。”张副厂长喊了一个领导布置了任务。
看到李爱国有些好奇的盯着那些白色制服的同志,张副厂长解释道:“这些是总装派过来的”
张副厂长解释的比较含糊。
李爱国却想起来在气象站看到的一条保密资料。
煤机厂这边的液压设备在国内也排得上号,现在被用在了黑鱼和火箭发射场中,前年还被总装授予了“优秀合格供方”称号。
可以说,现在的煤机厂是半军半民的工厂。
这种厂子在这年代很常见。
国外也有类似的做法,国外的大企业有很多都是做军工起家的。
李爱国让周克将早就准备好的几箱方便面从车厢里搬了下来。
“这怎么好意思。”张副厂长看到那些方便面,心中暗叹这年轻人会办事儿。
方便面现在是硬通货,几箱方便面价格也不算高,收下算不上犯错误,还能拉近感情。
这年月就是这样,各家工厂都会留下一批“残次品”用来送人。
“李老弟,这事儿就交给我们,你们在旁边看着就行。”张副厂长让人把方便面搬走,态度更热情了几分。
这边闲聊着,煤机厂的工人拉着输油管道爬了上去,李爱国帮着将管道用卡扣紧紧的箍在油罐上,鹤管插插入了油罐中。
金属碰撞声脆实,确认卡齿完全嵌合后,又伸手拽了拽管道,见纹丝不动,才直起身退到一旁。
拉管道的工人随即调整管道角度,把另一端对接在地面输油泵的出口上,用同样的卡扣固定好,转身朝操作台前的师傅挥了挥手。
旁边设置了蒸汽加热装置,就是一个巨大的锅炉房,通过蒸汽对存储的原油进行加热。
加热特别耗时间,等食堂的同志送来饭菜,那边才发来消息完成了加热。
操作台的师傅这才进行了加装作业,陈工几人需要全程盯着,不放过任何细节,李爱国也站在油罐车的顶部紧盯着观察口。
“可以了!”
顶部设置了容积标尺,看到原油接近了最大刻度,李爱国喊停了作业。
这天气已经热起来了。
在油罐车上爬上爬下,李爱国几人都出了一身汗,让人送来了清水,简单洗漱了一番,这才拿起饭盒。
煤机厂的伙食不错,每人一大碗杂碎汤,两个驴肉火烧。
火烧个头特别大,很垫肚子,李爱国只吃了一个就饱了,剩下一个能带回去。
煤机厂的后勤人员测算了油罐车的容量后,在手续上签上名字,火车就可以出发了。
此时陈工和那些技术员们也完成了测试工作,油罐满装70吨的原油没有任何问题,试验算是成功了一小半。
“可以了。”陈工冲着李爱国点点头。
“出发!”李爱国看了看时间,跳上司机楼拉响两声汽笛,一把推下手把,火车缓缓离开煤机厂。
这次行车任务可谓是非常顺利,还赚了一个火烧,只要回去卸了石油,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铁轨也是解放后修缮过的,开火车没有任何难度,李爱国难得抽着烟,跟刘清泉和老郑闲扯起来。
现在段里面的正式职工人数增加了一倍,还有不少小姑娘,只是上个月就有十对小夫妻结婚,有几十个孩子出生。
“现在咱们前门机务段是全京城福利待遇最好的单位了,比京一厂还要好。”老郑也很高兴。
将来他儿子可以接班,到时候也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很容易就娶到媳妇儿了。
“是啊.”刘清泉话刚出口,就皱起眉头,咦了一声。
“怎么了?”李爱国还以为出事了,下意识推动了小阀,放缓了车速。
“没事儿,一个盲流,正沿着前面的铁轨走,正司机同志,鸣笛两声。”刘清泉缩回脑袋。
现在日子好过了一些,还是有不少盲流,开火车的已经见怪不怪了。
李爱国按照规定拉响汽笛,提醒前面那个盲流。
李爱国站起身探出脑袋,打算随时刹车。
“嗯?!”
火车缓速前进,盲流的身影一闪而过,李爱国忍不住皱起眉头。
“正司机同志,怎么了?”刘清泉问。
“好像是”李爱国总觉得那盲流有些眼熟,现在想起来了。
猛地一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