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翌日清晨,李爱国由于有路试任务,起了一个大早。

端着脸盆子,脖子上挂着毛巾,打算晃悠到水池旁打算洗漱一下。

屋内也有卫生间,只是这边热闹,能边洗脸,边吃瓜,何乐而不为。

到了中院,水池旁果然围了不少人。

三大爷、阎解成、许大茂、易中海和一帮老婆子,小媳妇儿全都在,唧唧喳喳的,空气中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今天的主题跟昨天一样,还是刘光齐到底去哪里了。

自打黄家人到四合院闹事儿后,刘光齐的行踪就是大院里最大的新闻。

三大爷觉得刘光天可能换名字,躲在乡下的公社里当教员了,那里急缺教员。

易中海觉得三大爷在扯淡,刘光齐肯定是跟着那帮年轻人全国到处跑了。

许大茂则觉得易中海太夸大其辞了,现在虽然有一些年轻人乱跑,但是数量并不多,各地也都在做工作。

“也不知道光齐到底去哪了,二大妈这几天天天晚上哭半夜,眼都哭肿了,太可怜了。”三大妈叹口气说道。

二大妈胳膊受伤了,光天和光福太小指望不上,刘海中还要上班,三大妈经常到刘家照顾二大妈,对刘家的情况最熟悉。

“爱国,你觉得光齐去哪里了?”张钢柱扭头看向李爱国。

“不知道。”李爱国站起身漱了漱口,洗了把脸,拎着脸盆子往回走。

保定那边传来消息,刘光齐没有介绍信,也没带多少钱,按理说应该回来的。

走到半路,看到刘海中晃晃悠悠的走过来,他眼神中也没了往日的光彩,见到李爱国只是挤出点笑容,点个头算是打招呼了。

回到家,吃过早饭,李爱国挎上帆布包,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前门机务段站场上。

站场上已经围了不少人,邢段长,几个段里的领导,还有部委负责石油运输的刘副领导。

铁道的职工们也凑过来,围着那辆奇怪的列车看热闹。

由于油罐采用的是无梁设计,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胖墩趴在铁轨上,特别的奇怪。

刘副领导跟李爱国握了握手,指着列车下面的几根牵引桩:“爱国,这车确定没问题?”

“您放心吧,所有的设计都经过计算过。”李爱国明白他的担心。

“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列车还能这样设计。”刘副领导啧啧称奇两声,示意这边可以开始了。

段里的调度员照例开出了调度单子,许科长、陈工登上了火车头,章副总工也带着几个技术员随行。

正司机由李爱国担任,刘清泉和老郑这两天正好休班,被段里面派过来帮忙。

由于油罐车涉及到大庆油田,油罐内部加热技术也需要保密,周克还带了四五个铁道派出所同志跟着。

油罐车后面还挂载了一列车厢,要不然司机楼还真挤不下这么多人。

“爱国,有阵子没开火车了吧?”上了车,刘清泉兴奋的给李爱国递了根烟。

他上个月刚当爷爷,心情特别的好,干劲儿也十足。

李爱国接过烟,伸手摸了摸那些乌黑的手柄、阀门,确实有些想念了。

“出发吧!”

李爱国拉响汽笛,鸣笛两声,火车冒着黑烟缓缓启动,速度一点点增加,奔出了前门机务段。

由于是实验性质的行车,李爱国并没有遵循限速,在离开京城后,直接将手柄推到了底。

爱国型蒸汽机头只挂在了两节,就像是狂奔的野牛,速度直接飙升,最后速度竟然达到了一百公里每小时。

看着时速表上的数字,陈工有些惊讶:“爱国,速度太快了,要是重载的话,估计油罐车会承受不住吧?”

“没事儿,油罐车的专项架子采用了l型设计,最高设计时速为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时,实际速度能达到一百二十公里。”李爱国一边抽烟,一边回答。

“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的最高限速.嘶.”陈工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以往他们使用的老式油罐车,最高速度也就八十,还经常出现毛病。

现在速度一下子提高一倍。

使用专线运输的话,每天可以多发一倍的列车,日运输量也能提升一倍。

“这是个好东西啊!”

陈工将数字记录下来后,也没有闲着,带着几个技术员翻到了后面的油罐车上,对极速奔驰的油罐车进行了各种检验。

李爱国看到这一幕也有些吃惊,这年月的技术员没有两把刷子还真是不行。

保定煤机厂是从东北那边迁来的厂子,除了生产采煤和采油设备外,还负责液压元件的生产工作,内部代号为798厂。

当年李爱国研制盾构机的时候,煤机厂就负责液压构架的部分生产工作,李爱国只知道其位于保定郊区,是一座大型工厂。

等开着火车来看到煤机厂,才知道煤机厂的规模远超自己的想象了,工厂内部竟然有一座小型货运火车站。

站台上值班的除了铁道职工外,还有几个身穿白色制服,戴着大檐帽的同志,应该不是798厂的人。

煤机厂的领导已经接到了前门机务段的电话,招呼调度员将油罐车引到了不远处的油罐前。

这油罐跟后世化工厂的油罐差不多,是个大型的圆柱形建筑,上面有不少阀门。

“是爱国同志吧?”看到火车停稳,煤机厂的张副厂长带着几个领导走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