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易中海此时却只想狠狠的给自己一记耳光。

这事儿跟他本来没什么关系,就为了出风头,结果惹火上身了。

一大妈一边给易中海清理身上的粪便,一边埋怨易中海多事儿。

“你别担心,等我明天就去找厂里面,只要秦淮茹接班落实了,贾张氏闹不出样来。”

李爱国并没有关注这些事情,因为现在铁道方面已经接到了根纳季的电话,他们马上可以签署购买协议了。

李爱国来到部委的时候,马托尔斯克重型机械制造厂代表小组已经到齐了。

“爱国同志,你好,你好。”

协议是事先拟定好的,根纳季跟李爱国握了握手后,很快在协议书上签上了名字。

按照协议,老毛铁首批采购一百辆油罐火车,共计两千四百节。

每辆的价格为三十万卢布,总价为三千万卢,首付款是百分之二十。

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多。

但是要知道这年代还没有跨国输油管道,老毛子的石油出口,要么是通过海运,要么是通过东欧铁路线,运到西欧那边,这些油罐火车远远不够用。

东方阵营卖给西方石油,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只要想想在后世,小乌被老毛子打得头破血流,直到几年后,才关闭了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就知道了。

甚至在这年代,咱们还跟约翰牛打算洽谈军工雷达的引进。

在这个大家庭内,各户人家的关系,非常复杂。

扯远了。

由于老毛铁无法用现金全额支付,东大铁这边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清单。

上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粮食、钢铁、石油、毛皮等等,都是老毛子的特产。

最终双方约定一半现金,一半用物产来代替。

看到协议最终签署,部委的领导们心中一阵激动。

这次的外销的规模并不算最大,却是老毛铁的第一次采购。

更重要的是,原本打算运出去的一批粮食,也能留在这边了。

协议签署后,立刻得到了执行。

东大铁这边安排油罐车的投产工作,老毛铁那边开始筹措物资。

几天后,第一辆满载货物的十多个车皮的火车从老毛子那边缓缓驶进了满洲里火车站。

看到老毛子那边的列车驶过来,满洲里车站的镟轮工关少山并不觉得奇怪。

满洲里作为跟老毛子贸易的桥头堡,以前每隔几天就要有一辆装载了货物的列车发到老毛子那边。

一般是满载货物而去,空车而回。

这次的情况好像不一样了。

“老关!发什么愣?赶紧上手!”队长的喊声从身后传来。

关少山把没掐灭的烟头摁在脚下的铁砧上,抄起扳手就往火车旁跑。

老毛子使用的轨距为1524mm的宽轨,而咱们使用的是国际标准轨道,间距为1435毫米.

每次老毛子的火车就能到这边,都要更换换装火车底盘、车轮。

趁着干活儿的空档,关少山凑到前来交接的火车司机老刘身边:“老刘,今儿这是咋了?车皮怎么满载过来了?”

老刘正盯着铁道上的领导清点货单,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声音压得低却藏不住兴奋:“咋了?这车上的货,全是咱们用火车装备换回来的!”

“真的?”关少山也激动了起来,在这里工作那么多年,他经常看到大批物资运输过去,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现在总算是见到回头的物资了。

“当然真的!后面还有几十车皮等着呢!”老刘拍了下他的肩膀,又有点懊恼地挠挠头,

“听说就是前门机务段鼓捣出来的新设备,领头的还是个全国先进工人,以前也是火车司机……前两天刚学过他的事迹,怎么就把名字忘了!”

“李爱国?”关少山脱口而出。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老刘重重点头。

“咱们火车人造出的东西,换回了这么多好东西,好啊,好啊!”关少山感觉从来没有干过这么痛快的活儿。

不光是他,货运站里的其他职工也都听着动静,个个脸上带劲。

原本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干完的换轨活儿,这次一个小时就收尾了。

这时候东大铁也完成了验收工作,跟老毛铁的负责人握了握手,命令火车启动。

满载货物的火车冒着黑烟,沿着乌黑的铁路朝着内地驶去,就像是一股新鲜血液奔腾在血管中。

“亲爱的爱国同志,我们的第一批货物已经送过来了,我在这边的工作也完成了,估计明天就要回去了。”

李爱国是从根纳季口中得知物资运来的消息。

根纳季是个干实事儿的专家。

协议签署后,并没有懈怠下来,反而要求参观油罐火车的制造车间。

由于这部分不涉密,李爱国便陪根纳季来到了长辛店机车厂。

根纳季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使得油罐火车更能适应老毛子那边的极端低温天气。

李爱国本身就是搞技术的,这两天跟根纳季泡在车间里,一来二去,虽立场不同,倒处出了几分朋友的默契。

根纳季算是老一代的火车设计师了,技术扎实,对内燃机车也有很深刻的认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