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唐植桐没有先去家里,而是先来到办公室找唐文邦,一路上也没看到个人,当看到大伯并没有瘦时,悬着的心就放了一大半。
“桉子!你这孩子,来怎么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这一路累坏了吧?”唐文邦听到唐植桐的动静,立马站起身走过来,看到侄子满头大汗,眼里都是心疼。
“嘿嘿,还行,没几步路。”唐植桐摸了一把汗,说道。“不错,看着你壮实了。家里都好吧?”唐文邦拍拍唐植桐的肩膀,看着侄子的脸色,很欣慰。
“都挺好的,您放心吧。”唐植桐随说着,随往外掏烟。
“好就行。大学生活怎么样?还习惯吗?”唐文邦接过侄子递过的烟,拉着他坐下,继续问道。
“挺好的,比上班轻松,我没住校,天天往家跑。”唐植桐乐呵呵的给大伯点上烟。
“离家远不远?累不累?”唐文邦关心的问道。
“还行,不算远,有自行车呢,挺方便的。您和大娘身体都挺好的吧?”唐植桐问道。
“都挺好,都挺好。你小姑一家也很好,念斌考上了高中。”唐文邦一边给唐植桐倒水,一边介绍着这边最近的情况。
“好事啊,这小子也没写信告诉我一声。”唐植桐一直挂念着自己这个表弟,其实今年读中专是最好的选择,等三年以后,大学将缩减招生名额。
“他攒着劲的考什么哈大,说搞个大的再一块告诉你。”谈起外甥,唐文邦脸上也带了笑,这小子自从上次跟唐植桐谈过以后,铆足了劲的学,成绩提升了一大截。
“哈哈,那我就等着他搞个大的。”唐植桐乐意看到家人上进,虽然三年后招生名额会缩减,但同样也存在机会,这三年不少多学生会主动辍学,只要保证念斌的营养,一增一减,未必没有希望。
“午饭吃了吗?你先喝口水,咱一会回家吃点。”唐文邦劝道。
“不用了,大伯,我在路上吃过。来的路上,我听说这边情况不大乐观,家里没受为难吧?”唐植桐自从听张金波和孔一勤聊了些安东的事以后,就一直挂念着大伯和小姑,这下终于问了出来。
“还行,定量又减了点,不过你上次提的种粮帮了大忙了!林场腾出人手种了玉米,前两天刚收了,能给职工补贴不少呢。”唐文邦感慨的说道。
“嗐,我可不敢居功,都是林场这边给力。”唐植桐摆摆手,自己只是一句话的事,具体怎么沟通、执行更关键,而这一切跟自己没关系。
“呵呵,伱就放心吧,有这些打底,林场要比外面强。”唐文邦慈祥的看着侄子,越看越满意,得益于侄子的一句话,自己去跟林场领导沟通、争取,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和玉米的丰收,现在林场谁见了自己都客气三分。
“那就好,那就好。大伯,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告诉我,我来想办法。”唐植桐再次给大伯提了同样的话。
“好,好,桉子出息了。京都的定量变了吗?”唐文邦嘴上敷衍着答应下来,心里却没打算跟侄子开这个口。
“我和静文年后减了两斤,其他人没变。影响不大,您放心吧。”报喜不报忧嘛,更何况唐植桐没有想着让大伯帮自己,就没提食用油、肉等副食。
“不错,两斤不算多。走,咱回家。”唐文邦听后果然放心了很多,班也不上了,将唐植桐带来的黄豆甩上肩膀,就带着侄子往家走。
“大伯,我来,我来,小心伤着腰。”唐植桐想拦来着,没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