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普通学校,也就是中级教育倒是有一些专业教材,比如耶稣会曾编纂的《教学计划》,但针对启蒙教育阶段的,这还是全欧洲第一份。
就这样,全套教材、习题集,以及教师指南之类刚编定完毕,迪比松子爵的学校也正好建成。
约瑟夫原本是打算挑几个私立贵族学校做试点的,但迪比松的“非盈利性学校”显然更适合义务教育模式。最终,平民子弟倒是第一批享受到了新式的初级教育体系。
待走进第一间教室,约瑟夫便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这里唯一像样的教学设备就是挂在墙上的石板——那应该是黑板。
至于课桌椅之类的则全都没有。
他转头看向迪比松:“学生们在哪儿进行书写?”
“用那个,殿下。”后者朝角落里整齐堆放的二十几块木板示意,并上前拿起一块,比划了一下。
大致上就是席地而坐,木板搭在腿上当作书桌。
每所学校的建校费用只有不到6千法郎,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实际上,法国的教会学校大部分也就这种配置。
约瑟夫突然感觉自己为推行义务教育而准备的650万法郎经费很可能不够用。
像迪比松这样愿意不计利益投资基础教育的人可没几个,往后大头肯定都得由法国政府来出。
他叹了口气,对迪比松道:“我个人捐款1万法郎,用来购置一批桌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