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53章 金融困局

2001年12月21日,周五下午。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又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将燕京城覆上一层纯净的银白。

九龙山庄团建时的喧嚣仿佛还在昨日,员工们对半马的抱怨、秦莞与萧玥珈暗流涌动的较劲、

新入职的智甄引起的涟漪、发布会前后的辛劳.

此刻,都如同窗外被积雪覆盖的景物,暂时沉静了下来。

冬日的暖阳努力透过铅灰色的云层,在雪地上投下一些浅淡、转瞬即逝的光影。

果核科技董事长办公室内,吴楚之斜倚在宽大的办公椅里,目光穿透落地窗,久久地停留在那片苍茫的飞雪之上,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着。

他的大脑,却并未真的放空,如同窗外看似宁静实则蕴藏着寒意的雪景。

一则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都在过程中,二则是—"

董事长的大脑「放空」,有时恰恰是最重要的工作。

这是独属于掌舱者的思考时刻。

产业链的事情,无论软体还是硬体,他就是个赞局的,赞起来后怎幺发展,他只做商业上的运营,不懂就不要瞎指挥,他又不是《重燃2003》里面的学术皇帝小卿总。

他要考虑的,是挣钱的问题:

与郭伟执掌后幻想集团的微妙关系仍在博弈中试探:

长城集团秦晓龙代表的国产产业链力量,是强势整合还是通力合作,分寸待把握:

秦川集团旗下的秦川电子这块肥肉如何下口,是羊毛?亦或是凭藉近期获得的、由皇城根下那座古老宫殿赐予的「尚方宝剑」,干脆利落地硬吃下来?

大洋彼岸,潜伏在艾比矣木深处的漏洞,是该谨慎卡住以求一击制敌,还是暂时放任其扩大?

蛰伏在金融风暴之外的潘帕斯雄鹰,如何优雅地肢解才能既撰取丰厚回报,又不至于惊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深海巨鳄,给后续的几个「大活」埋下隐患?

还有那被他寄予厚望的具家麒麟儿,引爆的时机又该如何精准掌控?

威盛那步关系全局的棋,更是落子无悔,必须慎之又慎千头万绪,如乱麻般在心头缠绕。

吴楚之习惯性地翻开手边的皮质笔记本,手指无意识地摩着封面的纹路,另一只手拿起钢笔,似乎想将这些凌乱的思绪一一梳理落于纸上。

然而,刚写了几个关键词,笔尖就顿住了。

一股焦躁夹杂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沉甸甸地压了上来。

这半年多来,果核的扩张堪称气吞山河如虎。

从一个小小的装机店,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触角伸入晶片设计、整机制造、作业系统研发、

连锁零售,甚至开始涉足更深层次的产业整合与金融布局。

表面上风光无限,连茂业百货外墙那巨幅的「繁星点梦、国潮重燃」GG都昭示着无上荣光,

长安旗舰店外人山人海的抢购队伍更是验证了市场的狂热追捧。

但只有吴楚之自己最清楚内里的虚浮。

摊子铺得太大,快得超出他的控制了。

他烦躁地叹口气,放下笔,手指不受控制地伸向办公桌抽屉一一那里藏着他的秘密存货。

动作进行到一半,却又猛地停住,

眼前仿佛闪过几张关切又带着「杀气」的娇美容颜留种计划·这个被六个女人共同视作头等大事的目标,如同一道无形的锁,将他牢牢锁住。

即使是性格最是温顺、对他几乎百依百顺的姜素素,在「严禁烟酒,注意身体健康」这件事上,也从未有过半分让步。

她们联手筑起的防线,密不透风。

然而,此刻—"-他擡眼看了看紧闭的门窗,心里清楚她们对他的「网开一面」:重大决策时的思考空间,她们绝不会轻易打扰,更清楚他这个男人肩膀上扛着的担子有多重。

这份理解与克制,让他心头微暖,却也更为苦涩。

手终究还是伸进了抽屉,拿出一只珍藏的上好雪茄,熟练地剪口、点燃。

一股醇厚的尼古丁气息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伴随着些许辛辣感,让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

但他没有忘记另一重「保障」一一办公桌旁那几台新添的空气净化器早已被启动,呼呼运转,

试图在他享受这片刻「放纵」前,将可能存在的有害分子清扫一空。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战略的根基上。

从他重生伊始,为果核构建的核心战略三角一一「科技-产业-金融」就根植于心。

这个三角闭环稳固有力,是果核能在这股时代洪流中逆势崛起的核心引擎。

无论外界看起来多幺发发可危,他总能凭藉对这个三角闭环的掌控找到破局之道。

但麻烦随之而来。当产业的雪球越滚越大,越来越沉,作为驱动的另外两个轮子一一「科技」和「金融」,就迫切需要同步壮大。

否则,产业的巨轮将难以驱动,甚至有倾覆之危。

「科技」轮子还好说。

内有孔昊这位技术奇才和他凝聚起的一批核心骨干夜以继日地攻关,外有那些德高望重、心系国家的科研院所老爷子们的鼎力支持。

他这个董事长,更多时候只需要在关键路线上拍板定方向,做好资源统筹者即可。

那份「学术皇帝」小卿总对整个产业链的干纲独断,不是他的风格,他也确实没有兴趣和能力去深入干预每一个技术细节。

他只是,也只能是个「攒局的」。

能力边界、背景边界,也就是解数学题最重要的条件和位置。

最让他寝食难安的,是「金融」这个轮子。

环顾魔下,长期来看,竟无一人堪当「金融」轮子真正掌舱者的重任!

萧亚军、王海涛这俩位便宜老丈人,深耕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数十年,视野恢弘,格局远大,

对国际国内形势、金融政策的走向有着敏锐直觉和深厚积累。

但他们的问题就在于「不接地气」。

他们的思维方式过于宏观,擅长研判大周期、大趋势,却对资本市场的微观博弈、企业个体的风险定价、项目落地的精算细节,有种天然的疏离感。

他们是坐镇中枢的战略家,而非需要亲自下场肉搏厮杀的操盘手。

好吧,就是完全没有实操!

吴毅航、陈星火作为萧门弟子中的翘楚,是果核当前重要的金融班底力量。

陈星火,曾经在全球顶尖投行摩根史坦利历练过,确实精通二级市场的交易规则与博弈技巧,

对市场情绪、热点切换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他是资本市场里一头嗅觉敏锐的「头狼」。

但仅限于此。

他的舞台主要在证券交易的二级市场,是既定策略下最锋利的执行之刃。

至于项目早期的价值发掘、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复杂金融工具的构建与定价、一二级市场联动的策略布局—

这些更考验格局、人脉、创新与整合能力的领域,非其所长。

吴毅航虽贵为营运长,经验丰富,但在需要高度专业性、国际视野和实战检验的金融资本运作核心领域,火候还是欠佳,更擅长整体运营而非专注于资本魔方的精准拆解。

吴楚之需要的是一个能「打通任督二脉」、统领全局的投资银行家!

一个能够从项目挖掘、企业孵化(天使轮、VC/PE轮)、估值定价、上市辅导、并购重组、战略融资、再到二级市场定价维护、套期保值等资本运作全链条操盘的全才!

一个能为果核庞大的产业布局持续输入低成本、高效率资本血液,并能精准运用金融杠杆在全球市场布下棋局、攻城掠地的「金融元帅」!

投行最重要的能力是什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