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赵宋王朝明明有粮食,却不卖给他们,存心要饿死他们,这不禁让辽人想起了其祖先打草谷的传统。
如今又秋高马肥,正好是胡人南下打草谷的绝佳机会。
于是,辽人纷纷支持耶律延禧跟赵候开战很快,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就分别上奏章,辽国宗室大将南京留守耶律和鲁斡、大将耶律大悲奴率本国将兵前来蔚州柳甸,举行大阅兵。
不久之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又奏报,辽国调兵选将分别于平州和云中府路两地屯泊。
三日以后,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再奏报,发现辽军在蔚州与飞狐县等处屯泊,
他们聚集军马,收集粮草,当地人皆称辽人欲来侵犯边界。
同一时间,边臣、皇城司和东厂派去辽国的密探急奏,辽军在燕地大量集结,耶律延禧声称要御驾亲征。
辽军欲犯边境的消息不腔而走。
东京城里议论纷纷。
甚至有胆大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宣扬,辽宋已经有百年未发生战事了,若不是赵候非要收复西夏,又断了跟辽国的贸易,辽国又怎幺会撕毁《漕渊之盟》入侵赵宋王朝?
对此,一方面赵侯直接动用皇城司和东厂抓人,另一方面让宣传部出面正确引导舆论。
但这仍旧难以避免许多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离京避难,普通百姓人心惶惶,忧心,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情况,赵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不然,赵宋王朝有可能就会出现动荡。
于是,赵侯对一众宰执说:「今日之计,莫若整厉军马,扬声出战,先发制人,不然定然被动。」
章惊赞成道:「臣亦以为陛下所言极是。今辽人虽蠢蠢欲动,然其国内饥荒肆虐,士气必不振,正是我大宋乘胜追击,一雪前耻之时。若我朝能先发制人,不仅可以遏制辽人之野心,更可藉此机会重振国威,使四方来贺。」
接着,章惊就再次表明:「臣请为帅。」
赵侯摇摇头:
「今乃收复西夏关键时刻,全盘统筹调度,朕不如宰相,岂可在此关键时刻,自乱阵脚,教前线将士无法专心收复西夏?」
「再者,辽主亲至,朕若不往,我大宋将士何来抗辽士气?」
「昔日,契丹拥百万之师,直抵擅渊,仰赖祖宗威灵,社稷之福,真宗御驾亲征。銮舆渡河之后,我军士气大振,敌将挞揽即被射杀,辽军士气大丧,遂遣使请和,河北于是得以收复,得享百年太平。今日之事与之相同,朕当仿效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此事宜速,不可缓也。」
「至于辽军欲战,若朕所料不错,所为有五:欲援西夏,一也;欲重开榨场,二也;欲增岁币,三也;欲求搞师之物,四也;欲割疆土,五也。」
「欲教我大宋停止收复西夏,绝无可能,今西夏亡国在即,我大宋岂可妇人之仁,养虎为患;
欲重开权场,可施以权宜之计,待我大宋收复西夏,再做计较;欲增岁币,当告以旧约,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