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就算是方腊揭竿而起,号召众人反抗朝廷,他们也只是抱着「跟着混口饭吃」、「或许能有好日子过」的想法加入义军,对于这场起义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他们根本不清楚,甚至他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没搞明白。

他们只是听了方腊等人蛊惑,听了摩尼教的人教唆,觉得只要跟着大家杀了那些可恶的贪官污吏士绅地主,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不只方腊义军底层的人是这样,甚至大多数方腊义军的头领也是这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为方腊义军的头领,原来也只不过就是无知的乡野匹夫,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对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更是一窍不通。他们只是因生活困顿、不满压迫而举起反抗的大旗,心中所想的,不过是推翻那些压迫他们的贪官污吏土绅地主,让自己也能有朝一日翻身做主人,享受那从未体验过的富贵荣华。

方百花虽然身为方腊的妹妹,但她平日里深入简出,在家看兵书练习武艺,很少有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实际上的见识并不比那些乡野匹夫高出多少。她对于朝廷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摩尼教徒的宣讲,以及方腊义军内部流传的那些关于腐败无能的朝廷、欺压百姓的官员的描述。而她所了解的天下,多是长方腊的口述与那些流传于民间的只言片语中拼奏而来,带看浓厚的个人色彩与主观臆断。

至于真正的朝堂之事,权力的斗争,国家的治理,这些复杂而微妙的细节,对方百花而言,依然是一片模糊。

甚至方百花都不知道赵侯只有二十多岁,都没大她十岁。

证了一下,方百花无所谓地说:「原来是个小皇帝,难怪如此昏庸,嘴巴没毛办事不牢。」

陈妙真摇头:「陛下可不是昏君,恰恰相反,他非但不是昏君,还是一位难得的圣君「」

接下来,陈妙真就把赵侯如何收复青唐、收复西夏、收复燕云十一州,如何御驾亲征将被辽国勒索了一百多年的岁币全都抢了回来,又跟辽国签订了有利于赵宋王朝的和约,

以及他如何治理北方,使得北方的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等她所知道的有关赵的事迹,包括赵候大力支持自己的妃嫔叶诗韵发扬医学、自己的妃嫔麻晓娇研发科技、自己的妃嫔袁倾城研发高产农作物,全都详详细细地跟方百花说了一遍。

方百花听完,十分震惊!她万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叶娘娘和袁娘娘竟然是赵候的妃嫔,而且还是赵支持她们,她们才这幺伟大的。

还有,这些年冒出来的那幺多新奇实用的工具机械也都是赵侯支持自己的妃嫔麻晓娇研发出来的。

进而方百花有些不明白了,赵侯这幺好,他们为什幺起义反抗赵侯,还有赵侯都这幺好了,怎幺他那里的百姓会过得这幺贫苦?

看出来了方百花的疑惑,陈妙真又主动给方百花解释了皇帝与士绅地主之间的矛盾,

重点解释了赵侯强力推行的《士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以及为什幺这新政二策能在北方推行成功,在南方却始终推行不下去。

方腊和摩尼教故意淡化赵侯的所作所为,又放大贪官污吏士绅地主的恶行,让底层百姓以为朝廷就是万恶之源,以为只有推翻朝廷,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根本不提赵侯一直在努力改革,试图整治贪官污吏、打破土绅地主对土地的垄断,减轻百姓的负担,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穿暖,有尊严地活着。

方百花有些不信地问:「果真?」

陈妙真不答反问:「你可知你哥他等起义打的旗帜号甚幺?」

方百花脱口而出:「清君侧啊。」

陈妙真笑着问:「那你可知他等为何打清君侧的旗号,而非吊民伐罪的旗号?」

方百花不太确定地反问:「皇帝———.无罪?」

陈妙真点点头:「何止无罪,陛下还很圣明,故而你哥他等不敢打吊民伐罪的旗号,

只敢打清君侧的旗号将矛头指向贪官污吏士绅地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