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实乃幸事。臣妾这边也会精心挑选几位忠诚可靠、才学兼备之人,随太子一同前往太学、武学,既为伴读,也是监督,确保太子能真正学到治国平天下之能。」

赵侯向来有识人之明,知人善任,人乐其用。

关键,郑显肃知道,赵候也希望自己的嫡长子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储,那样的话,赵能省很多事,赵宋王朝也能平稳地传承下去。

所以,赵候安排给赵寿的刘和杨沂中肯定差不了。

更关键的是,郑显肃对赵的表白是真的,她真的相信赵侯,要是有一天赵侯认为赵寿不适合当太子,她真的会狠下心来支持赵侯换掉赵寿。

聊完了对赵寿的安排,赵侯跟郑显肃说:「其实,在此事上,朕最亏欠的非是太子,若太子历经磨砺,真能展现出担当大任之才,朕自会将这万里江山妥善交予他手。若不然,朕也会教他一生无忧。在此事上,朕最亏欠的是朕那些平庸的儿子———"

老实说,赵对自己的儿子真有些苛刻了,全部从基层做起,那些文不成武不就的皇子连最基本的爵位都没有,那他们就等于是直接变成平民了。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过的。

但赵候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的生育能力实在太强了。

他现在才二十八岁,就已经轻松打败了汉中山靖王刘胜。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最后都有可能打败摩洛哥苏丹穆莱·伊斯梅尔成为人类史上拥有最多子女的人,甚至都有可能拥有上千个儿子。

这赵候要是不实施功封和递降袭爵,要不了几代,自己的子孙后代就会成为赵宋王朝最沉重的包袱。

到那时,当政者砍这刀,一定会比赵侯狠多了。

与其这样,不如赵侯亲自动手。

这样一来,赵侯的儿子,至少可以像清朝的亲王皇子贝勒那样,从政的从政,从军的从军,经商的经商。

当然,赵宋王朝的规定是,军政分家,从军的就不能从政,从政的就不能从军,从军的和从政的更是不能经商。

赵宋王朝对宗室(包括皇子)的行为有严格规定,强调皇子、宗室应专注于「务正业」(如参与军政事务、维护宗族秩序),严禁从事商业等「末业」,以防其利用特权与民争利,损害赵宋王朝的统治根基。

没有爵位的皇子、宗室不在其列,也就是说,皇子、宗室只要没有爵位,想去从商,也未尝不可。

不过,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皇子、宗室作为皇族成员,地位尊贵,很可能会视商业为「贱业」,直接从商会被视为有失身份,违背宗法礼教,因此,他们会讨厌经商。

但话又说回来,大多数人都逃不过真香定律,部分皇子、宗室也可能通过间接方式涉足商业,

比如:

委托家奴、亲信经营店铺、当铺等,自己幕后获利;亦或者利用特权垄断某些行业(如盐业、

茶叶贸易);还有可能会通过授权、参股等方式获取收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