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他地方的水泥不好卖,因为水泥运输价格高,属于地区性商品,一般超过200公里的汽运销售半径,就会失去一切价格优势。

但重庆有两江航道,水路运输,销售的合理半径起码能提高三倍。

而且,这儿可是一带一路的西部起点!

一带一路,是一路援建搞起来的。

只要搭上这班车,一带一路援建到哪里,重庆水泥就能销往哪里,拉到地方就能下车搞建设。

出口的虽然大多是高端水泥,但以后的地铁,桥梁,水利,地基都在用高端水泥了,价差还很大,很多国家的水泥价格都是中国的好几倍。

另外,前世好多民间建筑材料商都获批出外搞援建,反倒是搞劳务的建筑公司不容易上车,因为车上的建筑商大多都是有实力的中字头。

建筑行业,想在20年后还好好活下去,必须要做规模,搞全产业链的深耕。

干翻央企,坐头等舱!

心绪电闪间,陈学兵觉得这是个机会。

……

回到芙蓉村,挺好摩托车,陈学兵便在院子里打了个电话。

嘟嘟两声,对方接起。

“徐局,清明安康啊。”陈学兵笑道。

对面,是刚刚调任县里的徐镇长,徐海乔,现在是农业局的徐局长了。

上个月调的,陈学兵正好回来,还请他吃了个饭。

“小陈啊……最近怎么样?”

才一个月,徐局长的声音比起以前多了些尾音。

居移气,养移体。

这年头三农是重点工作,农业局可是个有权重的行政部门。

陈学兵却哈哈一笑,没惯着对方的官味儿:

“徐局,上个月还叫我学兵,怎么转眼就叫我小陈了?你不是把我名字忘了吧?”

一般这么说话,就有点得罪人了,但社交不是固定公式,得看人下菜碟。

陈学兵和徐海乔的交际之初就是比较平等的,现在人家升官了,自己反而不能弱势,否则对方看轻了自己,这段交际反而无用。

对面听到这混不吝的语气,也笑起来:“哪里的话,什么事?大清明的打电话给我,不会就为问个好吧?”

“是有个事,想跟你咨询一下。”

陈学兵开门见山:“徐局,茂田水泥厂,你知不知道?”

对方迟疑了一下,而后很直接道:

“当然知道,县里搞「工业兴县」的龙头企业,班子成员都很关注。”

徐海乔不晓得陈学兵的来意,特意讲了“班子成员很关注”,那么如果陈学兵有什么要求,他就能顺势说一句“我帮不上忙”。

陈学兵自然听出了味儿。

“呵呵,徐局,我就是打听打听,听说这个厂子的投产有资金方面的问题,我舅舅有几个朋友也感兴趣,想问问能不能给这家企业帮上点忙。”

这一下,对面语气有些郑重了。

“你们…想投资?”

于春尹他是一起吃过饭的,饭间提过一个两千万的工程,如果还有几个朋友一起的话,投资也不是不可能。

陈学兵轻笑,试探了一下:“倒不急,听说那个厂子状况不太好,了解了解嘛,如果有这个想法…徐局能不能介绍介绍?”

徐海乔沉吟了一下,语气也缓慢下来,边斟酌边道:“不能说状况不好……这个项目,县里呢,开过几次会,有点分歧,一些领导,和银行那边,都是比较看好的,农行还贷了1.3个亿。”

陈学兵听得直皱眉。

“徐局,你就别弯弯绕了吧?你觉得真要投资,我能找不着人问?我可是真心把你当朋友,想给你添业绩才找你打听,到底什么分歧,能不能说明白点?”

徐海乔叹了口气。

这个陈学兵,居然敢打听这么大的项目,确实是他没想到的。

但对方要是真有这个实力,那他就得慎重对待这个朋友了。

“嗯……王市长,你知道吧?”

陈学兵一惊。

“父母官我咋能不知道?这…市长还亲自过问了?不至于吧?”

“倒也不是,只是这个厂子用的是干烧法,要用煤,鸿举市长呢,在彭水待了十七年,对彭水是比较了解的,前两年在彭水宾馆开会时提到过这个厂,也说到了煤的事情,说彭水的煤炭含硫量太高,不能用。”

“哦…”陈学兵松了口气:“就这事?含硫量高,从外面拉就行了嘛!”

“没这么简单,项目所在地马峰村离县城有10多公里,又不通水路,又不通铁路,只有一个三级公路,离火车站还有30多公里,附近其他地方的煤和我们的性质一样,而且储量也不丰富,当然,主要用于生产的矿石品质还是非常好,是个生产水泥的好地方。”

“矿石?石灰石?还是铁矿?”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