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为军费发展商业,欧洲半导体饥渴营销
方文看着满脸困惑神情的刘掌柜,还有方守信流露出的好奇,知道自己得把“饥渴营销”这事儿掰碎了讲——毕竟在这个时代人眼里,“有货不卖”“故意涨价”简直是做生意的“大忌”,和他们认知里“薄利多销”“诚信待客”的老规矩完全相悖。
“刘掌柜,你先说说,咱们的半导体收音机,在欧洲卖得好,靠的是什么?”方文没有直接解释,反而先抛了个问题。
刘掌柜想都没想就接话:“那还用说?一是这机子小巧方便携带,能带在身边听广播,及时获取新闻、也能听音乐,欧洲那边没有比它好的东西;二是咱们定价公道,比他们本地的台式收音机便宜一半还多,中产阶级都买得起。”
“说得对,但你有没有想过,‘便宜’和‘随时能买到’,久了会变成什么?”方文身体微微前倾,“现在欧洲人觉得这收音机‘新鲜’‘实用’,可要是天天都能轻松买到,价格还一直不变,用不了三个月,他们就会觉得这是‘普通货’——就像街上随处可见的火柴、肥皂,再也不会当成‘时尚玩意儿’。到时候,新鲜劲过了,除非有需求的人,其他人慢慢也不会在意它了。那时候,再价廉物美,也得不到更多的销量增长。”
这话让刘掌柜皱起了眉:“可咱们货明明充足啊,故意说‘库存不足’,会不会让顾客觉得咱们不实在?再说了,有钱不赚,不是傻吗?”他这辈子在商号里摸爬滚打,信奉的都是“有客上门,绝不拒单”,哪怕是卖布料、卖茶叶,也得想着“多走一单是一单”,哪见过把送上门的生意往外推的。
方守信也跟着点头:“是啊总经理,我在嘉兴做米行掌柜时,米有新米陈米之分,新米卖得贵,陈米卖得便宜点,但凡有人买米,就上赶着售卖,不然卖不出去,新米累积下来成了陈米,账上也是亏的。这道理虽然浅薄,但在各行都是一样,哪会有货不卖藏着掖着?要是顾客来了说‘没货’,下次人家就去别家了。”
方文笑道:“你们俩说的也对,但事有多面,咱们不能光看销售这一面,还要看自家产品的价值。我们的半导体收音机,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技术,一段时间内,世界上没有别的企业可以模仿制造出同样技术的产品。这就是它的技术领先优势。我一开始之所以便宜售卖,是为了尽快在市场上铺第一批货,借助这些首批购买的消费者的口碑效应,来为我们的产品进行宣传。现在欧洲那边已经对产品认可了,我们可不能再便宜售卖了。”
说到这里,他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欧洲地图前,指着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的位置:
“你们看,欧洲现在是什么情况?战争的风声越来越紧,人人都想知道外面的消息,咱们的半导体收音机,不只是‘玩具’,更是能及时获取信息的‘工具’。这种时候,‘好买’不如‘难买’,‘便宜’不如‘值钱’。”
他转过身,拿起桌上的半导体收音机,轻轻掂了掂:“我要的不是‘卖得多’,是让这机子变成‘人人想要,却不是人人能立刻买到’的东西。先说‘限量’——每天只卖 100台,想买的人得早点排队,甚至托关系。这样一来,买着的人会觉得‘我抢到了稀罕物’,没买着的人会更想得到,到处打听‘什么时候有货’。”
“再说说‘涨价’,”方文顿了顿,看着两人惊讶的眼神继续道,“这次涨价,理由是‘零件和运输成本增加’——现在海上运输本来就不稳,原材料价格也天天在涨价,这个理由没人会怀疑。涨价不是为了赚这一时的钱,而是为了掌握议价能力,我们可以自由涨价,也就控制了利润。而且,你们想,要是一样东西又便宜又好买,别人会觉得‘不值钱’;可要是它有点贵,还得抢着买,别人就会觉得‘这东西肯定好,不然怎么这么抢手’。”
刘掌柜的手指在算盘上无意识地拨弄着,嘴里喃喃道:“故意让人抢?还涨价……这要是在关外商号里的绸缎庄,早被掌柜的骂糊涂了。但听总经理这么一说,我觉得好像又有道理。”
方守信也琢磨着:“这么说,要是人人都觉得这收音机‘稀罕’,就算贵点,也愿意买?就像北平城里那些老字号的点心,逢年过节还得排队,也没见人嫌贵。”
两人大概听懂了方文话中意思,并不排斥方文的这种想法。
更关键的是方文这些年在商业领域的决定,基本上都是对的,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次也不会有错。
“就是这个理。”方文继续道,“这叫‘饥渴营销’——让顾客心里渴望获得,却不能让他们很容易得到,得一点点给,让他们一直想着,保持着关注度。咱们的半导体收音机,现在是独一份的新鲜玩意儿,要是不抓紧时间把‘牌子立起来’,等欧洲人自己造出类似的机子,咱们就没优势了。”
他走到两人身边,语气放缓了些:“你们别忘了,咱们做这些生意,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国内的军工产业攒钱,造火箭弹、造军用自行车、造飞机坦克。只有把这些‘民用商品’的利润提上来,咱们才有更多的钱去支持前线。要是现在图省事,薄利多销,等以后别人跟咱们抢市场,咱们连支持前线的钱都赚不到,那才是真的‘傻’。”
刘掌柜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方总,我懂你的意思了。这世道要发大财,才能成大事,世道变了,生意经也得变。那就先试试这‘限量涨价’的法子。”
方守信也跟着应道:“我也觉得可行!要是这收音机真能变成‘稀罕物’,以后咱们在欧洲的生意,就更稳当了。到时候赚了钱,多造点自行车、火箭弹,早点把鬼子赶出河北!”
方文看着两人从困惑到明白,心里松了口气。
用未来的商业思维去说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人,需要耐心,更需要结合他们能理解的“老例子”——毕竟不管时代怎么变,“让商品更值钱”“让生意更长久”的核心,是相通的。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饥渴营销执行步骤”,一边写一边道:“咱们先从巴黎,建立一个专卖店,专门销售半导体收音机。这事刘掌柜负责,组织巴黎分公司操作,要求他们将专卖店开在巴黎最繁华的地方,要最好的装潢,要在各大报纸和广播上进行宣传,雇佣的店员也要最好的。这些叫做造势,让整个巴黎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饥渴营销方案,很快就付诸于实际,但在实际操作上,它被称作‘众星电器专卖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