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连忙出声道“保持这个温度。”
保持窑温,是两位陶瓷专家的技术活,两人立即开始忙碌起来。
在两人的努力下,窑温上升速度减缓,从1600度缓慢升至1800度。
这个过程中,氧化铝陶瓷化在逐渐成型。
方文这才出声:“关窑火,等冷却。”
两名陶瓷专家立即按照要求去操作。
接下来就是等到窑温自然冷却,然后取出烧结好的胚体看看效果了。
这需要一段时间,方文先行离开,只留下两名陶瓷师傅和化工组的人等待。
周景堂和徒弟对视一样,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师父,这方总经理在干嘛啊。”
“我也看不懂,但总觉得他做的好像是对的。”
“你看不懂怎么能知道对错?”
“当年我师父烧过一窑他没有烧制过的新品,也是这么心中有数般。”
“真要是烧制好了,那可真神了。”
研究院三楼方文独立办公室内。
从窑区回来的方文,将自己记下的反应过程,以及关键数据抄录在纸上,并进行注明。
每个温度,每个步骤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烧制窑从一个变成两个,先要进行400-600度的脱脂窑,然后才是高温窑烧结。
这应该才是成功的关键。
可是否是对的,还得看成品,撰写完氧化铝陶瓷烧制工艺步骤的方文,离开了办公室,前往其他厂区视察。
24小时过去,窑温已经降至自然温度,该开窑了。
周景堂和徒弟小心打开窑口,将其中的胚体取出。
随后交给化学组进行检测。
经过一番检测后,霍端阳拿着报告找到方文报喜:“总经理,烧制成功了,这是第一件烧制成功的胚件,你的说下烧制的经验,好给我们借鉴。”
方文微笑道:“我昨天已经将数据和我的一些猜测写出来了,给你。”
他将两页纸递给霍端阳。
看着纸上的内容,霍端阳不禁出声道:“你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对应的反应过程都写下来了。要是这些数据是对的,完全可以按照你的进行复制,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做出成品。那我现在就去组织重新开窑。”
霍端阳兴冲冲离开了。
化工组按照方文写的内容,进行了一比一复刻。
重新烧制的过程非常顺利,氧化铝陶瓷竟然真的可以按照那些步骤烧制出来。
至此,泰山有了属于自己的耐高温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现在有了耐高温材料,新的火箭弹就可以使用新的摆动喷管配件。
这样的话,原本在60年代才会出现的导弹,就有了提前实现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在没有芯片技术的情况下,方文也可以实现‘惯性机械制导’了。
一旦实现的话,那将是超越v-2火箭的战略级武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