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通局和保密局,这俩机构在“爷爷辈”的时候,就不对付。
在“父亲辈”的时候,甚至还出现过军统特务活埋中统特务的事。
现在关系虽然缓和了,甚至还出现了为避免“两局继续对立而互换干部”的事,但争执、冲突可不会因此而中止。
就拿两家这一次古怪的合作而言,谁都想主导,最后闹来闹去,两家成立了联合指挥部,由沈最和代表党通局的苏默声,共同任指挥。
这种现象,俗称一族两家主。
此时,两家的联席会议正在召开。
“我觉得经济部中共党的渗透非常严重——”一名奉命在经济部卧底的保密局特务率先发言:
“我们到经济部工作了这几天的时间里,就收集了拢共七十八条蔑视党国的言论,更是涉及到十四人之多。”
说完之后,他很“顺便”的抨击了一下友军:
“真不知道号称无孔不入的党通局,到底是怎么监察经济部的!”
党通局这边的特务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真以为我们收集不到类似的言论吗?
扯淡!
我们不仅收集到了,还抓了人!
可是,有用吗?
知道什么是捅马蜂窝吗?
抓一个,捅出来了一堆有权有势的大佬,人是半个小时前抓的,还没抓进党通局,放人的命令就来了——这些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一个看上去的穷酸秀才,一转眼就能拎出一尊惹不起的大佛啊。
关键是穷酸秀才还对大佛不屑一顾!
沈最敲了敲桌子,警告的看了眼说话的特务:“现在是两局合作,我不希望还听到类似的说辞——”
“另外,我要的是疑似青松的可疑分子,不是蔑视党国的言论者!”
立马有特务站起来回答:“处座,这些人都有可能是青松。”
有党通局的特务立刻反驳:“青松是地下党的重要卧底,他不会傻乎乎的表现这么明显——”说完,还一语双关道:
“这样的话,就太不专业了!”
保密局这边有特务冷笑:
“我们对青松真实的身份做过两个猜想,第一,他是共党出身、是专业的特工,只是伪装成专业的官僚,这种人不会像这位同行说的这般不专业。”
“但还有另一个可能,青松的真实身份就是经济方面的专家,这类专家在经济部中很多,共党如果将其策反的话并冠以青松代号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对方既然不是专业的特工出身,那么,他未尝就不会在日常中表现出本身的倾向。”
党通局这边的特务不忿的想要反驳,但却被苏默声制止,虽然对方不服气苏默声,可考虑到苏默声跟叶修峰的关系,只好乖乖闭嘴。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苏默声道:“但这位小兄弟刚刚说这些言论涉及十四人之多——这怎么查?总不能把人都给抓起来吧!”
他对沈最说:“沈处长,经济部里一些学者型的官员,他们背后的关系网很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可不能这么做。”
沈最闻言皱眉,现在最好的方式是撬开袁农的嘴,但关键是……撬不开啊!
这时候有人建议:
“不如我们组织一次旅游活动——把这些可疑人员悉数集合起来,利用旅游的空档进行缜密的调查,只要他露出蛛丝马迹,那他……”
沈最眼前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沈最望向苏默声:“苏先生你觉得呢?”
苏默声没有反对:“可以,不过……人选问题我觉得可以再考虑一下。”
沈最答应下来:“嗯,人选确实要考虑一下,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这样吧,我们双方回去各出具一个名单,然后根据名单的重合,考量一下人选问题。”
其实这时候的苏默声心里是很“茫然”的,按照他的想法,这时候就应该低调,可之前跟柴莹沟通的时候,柴莹叮嘱他不要反对“组队旅游”的建议。
这让他迷茫,柴莹那边,不会是想借旅游的机会将人带走吧?
开玩笑,到时候的旅游活动,肯定连服务人员都是保密局和党通局的特务伪装的,怎么可能将人带走?
大变活人?
苏默声不知道的是,曾经有人做了和他一样的事——将刺杀自己的狙击枪,自己带进了日本人的地盘。
那个人叫,姜思安。
而这一次,苏默声就是那个“倒霉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