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有知识的还是读书人,虽然他们是大明的受益者,但总是会有一些热血还没有凉的青年愿意改变这个不公的世道,而徐晨就是想要在诗会当中找同志。
东叔道:“做事还需量力而为,汝施粥行为已经引起本土乡绅不满了,县里也打算停下施粥,汝有多少钱,能养的活这上千流民?”
徐晨做的事情是在打米脂县士绅的脸,他们筹集了五百石的粮食,但施的粥光滑如镜,碗底下有几麦子都能数的清楚,而徐晨的粥冷却之后能做到插筷不倒,本来他们是想赚点名声的,现在全变成了骂名了。
二就是他们也担心流民在米脂县匯集,本来这些流民在米脂吃了几顿米粥之后,抓完了野外的野兽,啃光了树皮草根,为了活下去也会向南继续迁移,但现在因为徐晨施粥,流民全部待在城外,还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了,这就是在米脂县人为製造危机了。
谁都知道徐晨一个人施粥是不可能养活上千人的,徐晨停下来之后,生米斗米恩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吃多了稠粥的流民还愿意吃他们的粥,这是一个大大的问號。
要是这些流民不满,变成盗贼会祸害乡里,要是造反围攻县城,即便是失败了,对米脂县官吏也是一个重大的事故。
所以徐晨的所作所为是损害了米脂县官绅的利益的。
徐晨道:“侄儿已经想到解决米脂流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