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父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连连说道:“这可是难得的学问大家啊!我儿理当好好向搬运工先生学习,切不可懈怠。”

刘永苦笑著摇摇头,说道:“父亲有所不知,孩儿今日在先生那里,却是搬了一整天的木料。”

刘父听闻此言,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有些迟疑。见此情形,刘永便將今日他们所做之事,以及与徐晨交谈的详细內容,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一遍。

刘父听完,不禁长嘆一声,感慨道:“这搬运工先生,倒真是个务实做事之人吶!倘若天下官员都能似这先生一般,实心为民,我大明天下必定会安稳许多。这些年,陕西之地流民日益增多,荒野到处都是马贼,土匪,城中地痞无赖也愈发猖獗。朝廷却不知妥善安置流民,整治这些恶徒,只晓得一味加征赋税。

前些年添了九边餉,紧接著又加了辽餉,可这世道啊,却是一日不如一日,眼见著衰败下去,丝毫不见好转的跡象。为父常年出门行商,往来各地,所到之处,皆是这般景象,实在令人忧心吶!”

像刘父这样常年在外奔波的商贾,因著行商途中的所见所闻,反而对当下时局的衰败有著更为深切的体会,也愈发觉得生意愈发难做了。

翌日,刘永这些读书人少了一半,徐晨也不在意,劳动本身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不愿意劳动的读书人,不会是他志同道合之人。

不过对於愿意劳动的人,徐晨也重视他们,儘量安排適合他们的事情,像李文兵就被徐晨安排成为帐房,负责管理纺织厂的帐目,而其他像陈子昂,胡益堂,蒋乡泉,郭铭四人则跟著张大,赵叔去施粥的同时,登记流民的信息,为纺织厂下一步扩大积累资料,而刘永则成为销售经理了,他负责把纺织厂纺织出来的布匹找到卖家。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务,此时的纺织厂没有完全脱產的管理者,后世有太多的管理书籍了,徐晨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里面搞生產的人,数量必须儘可能达到100%。

因为有20锭的纺纱车,纱线生產效率极其高,徐晨本以为纺织步骤会拖慢速度,但大明的纺织机效率却超出了徐晨的意料,大明的纺织机已经是踏板型的,除了没有飞梭,大明的纺织机已经达到手工水平最高效率了,大明纺织业,说是手工业科技明珠也不为过。

而后徐晨再加上飞梭,让纺织的效率再提升一倍,他购买的五架纺织机就能做到日產10匹羊毛布的效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