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整个米脂县但凡有些才学、渴望自己文章被人关注的读书人,都纷纷围绕在高登身边,极力討好於他。凭藉著这份影响力,高登甚至成为了米脂诸多大家族的座上宾,再也不復往昔那副穷酸秀才的模样。
高登心中一直觉得,自己的学识並不比旁人差多少,只是往昔参加科举,屡屡名落孙山,皆因科举之路被地方大族牢牢把持。像他这般毫无大家族背景支撑的人,实在是难以在科举之路上崭露头角。
而如今,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已然踏入了大家族的交际圈子,《重民报》更是让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陕西。高登坚信,下次科举,自己必定能够高中。正因如此,他比刘南卿更加看重《重民报》的存续。
刘南卿见状,赶忙召集了重民社的核心成员。待眾人齐聚,他便將眼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而后,他满脸无奈地嘆道:“若是再无人资助,只怕这《重民报》便要停刊。”
“啊,如此教化育人之事,伯父怎能只因钱財这般俗事便轻易放弃!”手持自己文章的萧涛,满脸失望地说道。
萧涛乃是重民社的第一批成员,算得上是社中的骨干。只是其文採在眾人之中,並不出眾,他的文章被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好不容易盼到这期自己的文章有机会刊登,却等来这么个停刊的消息,其內心的失望之情,自是可想而知。
重民社的另一位骨干伍靖,思索片刻后说道:“要不咱效仿那《大同报》,选用次等的纸张,印刷也挑价格最为低廉的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