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图穷匕见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九月十八日,米脂无定河畔金秋九月,讽爽的秋风如同大自然的使者,轻轻拂过米脂的大地,为世间万物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徐晨一行人登上了城郊的一处山坡,极目远眺,无定河宛如一条豌的玉带,在广的大地上静静流淌。
山坡上,野草已经渐渐泛黄,却依然倔强地在风中摇曳,似是在向人们展示著生命的坚韧。不知名的野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徐晨一行人漫步在草丛间,
抬眼望去,无定河一线的景色尽收眼底。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耀著金色的光芒,宛如无数颗细碎的宝石洒落在河面上。河道两边,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此时正值丰收时节,金黄的稻穀沉甸甸地低垂著头,隨著秋风的吹拂,掀起层层金色的波浪。田埂上,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忙碌地收割著庄稼。
徐晨和吴亚军並肩而立。徐晨望看眼前稀疏的麦子,微微皱起眉头,抬手遥指道:“你瞧这麦子,若是能有完善的水渠灌溉,这片田地的粮食產量至少还能增加一倍。”
吴亚军轻轻嘆了口气,神色有些忧虑地回应道:“先生,这片田地大多都掌握在米脂的大族手中。就算咱们耗费心力建设了水渠,多收的粮食恐怕也只会进了那些大族的粮仓,米脂的普通百姓很难从中受益,朝廷更是难以得到实际的好处。”
徐晨微微点头,嘴角带著一抹自信的笑意,说道:“所以,必须得让那些大族按规矩交税。你看秦汉、隋唐,为何能那般强大昌盛?关键就在於他们推行齐民编户制度,將田地和人口的数据牢牢掌握在手中,大明之所以如此衰败,就是因为没能力从大族手中夺回土地和人口。
只要咱们把那些大族长期隱匿的田地和人口都清查出来,要是这些田地都能交3成税,这片土地比得上米脂其他所有土地的税赋。”
吴亚军愣然道:“让大族交税难呀!”
徐晨道:“再难我们也要做,该交税的人不交税,不该交税的人却压弯了腰,这世道就不可能好起来。”
两人正说著,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两名护卫队的骑士如疾风般朝著他们疾驰而来。
自去年成功剿火黑风寨后,大同社收穫了儿十匹马,徐晨又特意购置了十儿匹,精心组建了一个五十人的骑兵小队。平日里,这些骑兵主要承担信使的任务,负责帮助大同社与下属各村保持紧密联繫。
骑士孙磊率先赶到,翻身下马,快步来到徐晨面前,神色紧张地报告:“先生,碎金镇传来紧急消息,说有一股人数多达千人的不明团伙正朝著米脂方向行军!”
“上千人!”徐晨听闻,不禁满脸惊讶。要知道,米脂北方紧邻榆林卫,卫所屯驻著大量兵力。在这十万榆林卫的眼皮子底下,竟有上千人的团伙悄然朝著米脂进发,这实在让人费解。
吴亚军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沉声道:“先生,这股土匪只怕来者不善。这段时间,咱们在米脂推行的诸多举措,已经把那些大户都得罪光了。依我看,这很有可能是他们勾结其他势力,实施的报復举动。”
一旁的大壮也面露担忧,赶忙劝道:“晨哥儿,对方人数眾多,咱们恐怕难以抗衡,要不先去烂泥凹,那里有3000青壮。”
徐晨目光如炬,坚定地摇了摇头,决然道:“不!绝不能让这上千人的不明武装轻易进入米脂。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他们大概率是衝著我们来的,但现在若是退缩,米脂百姓必將陷入恐慌,大同社的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徐晨现在已经把米脂看成是自己的基本盘了,自然不愿意让这样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员进入。
他转头看向孙磊,果断下令:“你即刻去通知所有护卫队成员迅速集合,准备阻击这股不明武装!务必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孙磊领命,迅速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徐晨又看向另一名护卫队骑兵,严肃说道:“你立刻集合附近的骑兵小队,
前去侦查这股人的详细情况。一定要想尽办法探查出他们的身份、装备以及行军路线,越快越好!”
“遵命!”骑兵得令,飞一般地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