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高迎祥也赶忙附和道:“刘主簿,现在在草原上,只要咱们能拿出保暖的羊毛布和毛衣,那些牧民简直什么都愿意跟我们交换,哪怕是他们视作珍宝的宝马良驹。”

刘永听闻,微微点头,略作思索后说道:“明白了,某会即刻通知纺织厂主事,让她务必优先供应你们所需的羊毛布和毛衣。”

“太好了,刘主簿!我等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当刘永明確同意优先供应羊毛布和毛衣后,现场眾人几乎不假思索,立刻纷纷向刘永表忠心。

虽说如今大同社的种种举动,几乎已等同於公然谋反,但田然和高迎祥他们对此却並不怎么在意,其中缘由有二。其一,他们本就游走於大明律法的灰色地带。往好听了说,他们是往来各地的商队;可往难听了讲,他们实则就是走私商人,他们做的就是半匪半商的买卖。长久以来,他们对大明的王法本就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

其二,他们是大同社扩张发展以来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大同社將士绅的財富重新分配,使得大量財富流入米脂的农户手中。如此一来,米脂农户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急剧增长,足足旺盛了好几倍。在大同社治理下的米脂,他们的生意愈发红火,家產也跟著扩张了好几倍。他们已然深深融入了大同社构建的这一商业体系,並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对於帮助大同社,他们不仅毫无反感,甚至还十分乐意。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十月十八日。

阳光洒在大同工业区的孙可旺家中,兄弟俩正忙碌地收拾著衣物。

孙可旺一边仔细地整理著包裹,一边不放心地叮嘱弟弟孙磊:“到了宋家沟村,记得给大哥传个消息。要是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儘管跟大哥说,大哥一定帮你置办妥当。”

孙磊脸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满不在乎地说道:“大哥,你就別操心啦!俺这又不是去吃苦,分明是回乡下去当地主呢!而且宋家沟村离这儿又不远,俺要是有空,肯定会回来看大哥你的。”

的確,自从上次宋家沟村大战过后,大同社便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迅速朝著军事化的方向发展。

秋收结束后,大同社收穫的十几万亩土地很快被重新规划分配。整个米脂,

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户都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一只要申报,一户便能分得50亩土地。不过,这土地可不是白给的,农户们需要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

但米脂地处九边,村民们一听这条件,心里顿时明白过来,大同社是想要自已这是成了军户。

虽说在大明王朝,军户的名声向来不太好听,但这50亩土地可是实实在在的財富,价值两三百两银子呢!有土地是財主,没有土地才是军户,所以,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大家都想著,管名声如何,这土地可是关乎一家人的生计。

有了军户,自然需要有人来训练他们。徐晨从护卫队中精心挑选出50位队员,任命他们为民兵队长。每个队长前往的村子,都会分配100亩土地给他们这土地便是他们的军田。

好吧,徐晨虽然不喜欢朱元璋,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军户制度在打天下还是非常实用的,他稍微刪减一些就套上来用了。

徐晨对明末的梟雄都是鄙视的,由都不会分,还打什么天下。

隨著这套制度的推广实施,大同社一下子就招募到了3000名土兵。孙磊他们便是这第一批民兵队长,肩负著亲自训练大同社第一批义务兵的重任,他们將为完善大同社的军事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磊笑著对哥哥说:“大哥,你在护卫队也要继续加油努力呀!俺们兄弟俩不妨比一比,看看以后谁带领的兵更多。”

孙可旺爽朗地大笑起来:“那兄弟你可得加快脚步!俺现在已经是护卫队的骑兵队长,手下可有一支百人的骑兵小队呢,在大同社也算是中高层军官啦!”

孙磊笑道:“俺在宋沟村也有几十个兵,等立功之后还会扩大,骑兵却不是那么容易扩大的,兄长你就等著听俺的指挥把。”

孙可旺笑著拍了他一下,而后他背著孙磊的宝贵来到营地前。

而营地这里已经满是准备下乡的士兵了。

一队马车在营地之外,这些都是后勤物资,孙磊把自己的包裹丟上马车坐上去,而后对孙可旺挥手道:“大哥保重。”

孙可旺道:“好好练兵,不懂的就多看先生编写的兵书。”

“俺知道了。”

而后孙磊隨著马车缓慢离开营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