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高昂福利待遇与塞北明珠
大同工业区,塞北居酒楼內,酒气氮氬,热闹非凡。
会议结束后,张献忠特意召集自己在军官速从班的兄弟们,在这塞北居酒楼摆下宴席,宴请孙可旺、田见秀和杨秀头三人。
眾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酒菜。张献忠率先端起一碗酒,目光诚挚地看向孙可旺三人,大声说道:“俺这几位兄弟,初来乍到,以后还得拜託三位多加照看了。”言罢,仰头一饮而尽,豪爽的气概尽显无遗。
杨秀头赶忙也端起酒碗,笑著回应:“张大哥,您这可太客气了。说实在的,我等不过比几位兄弟多训练一年罢了。你们都是在行伍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行武,实战经验丰富,我等还有许多地方要向你们好好学习呢。”
田见秀也跟著附和:“用先生的话来说,咱们就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张献忠闻言,哈哈笑道:“相互学习,这话说得实在是妙!先生果然出口成章,见解非凡吶。”
几人都是豪爽的军人出身,几碗烈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彼此间的距离也迅速拉近,很快就熟络起来。
这时,艾进忠一脸好奇地看向张献忠,问道:“大哥,你们今天去开会了,
先生在会上又说了些什么呀?”
张献忠微微眯起眼睛,回想著会议內容,感慨道:“先生不愧是有大学问的人吶!今天他教我们如何准確地分辨敌我,一番话下来,让我茅塞顿开。好多以前在我脑子里模模糊糊的事儿,经先生这么一解释,一下子就变得清晰透亮了。
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说到这儿,张献忠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惜俺学问有限,这种感觉只可意会,实在难以言传,没办法给你们详细说清楚。”说完,他转移话题,看向艾进忠等人,“你们在护卫队过得咋样?”
艾进忠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兴奋地说道:“大哥,俺们这简直就是一下掉进富贵窝了!你都不知道俺们现在的待遇有多好。就说发的衣服吧,有一套冬装,一套春秋常服,两套夏装,三套训练服,还有一双牛皮鞋,三双训练鞋。更夸张的是,还有一身暖和的衣和一双鞋。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新衣服,
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就这些衣服,就算是地主老財,也没几个人有这么齐全的啊。为了放这些衣服,护卫队还专门给俺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大衣柜,俺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俺这样的粗人居然衣服多到必须要用衣柜来装。”
张献忠听完,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忍不住提高音量问道:“护卫队发这么多衣服?”
在大明,布匹可是能当钱用的稀罕物,衣服对於穷人来说更是奢侈品,哪怕是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典当行都会收,足以见得衣服的经济价值。艾进忠所说的这些衣服数量,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像。
高天磊在一旁也连忙补充道:“不止衣服,大哥,我们吃的那也是相当不错。一日三餐不仅管饱不限量,而且每天必定有一餐是有肉食的。”
“啥?”张献忠瞪大了眼睛,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顛覆了,难以置信地说道:“这哪里是在练兵,这简直就是在养地主老財啊!就算是地主老財家,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怕也没这么阔绰吧?”
孙可旺一脸骄傲地挺直了胸膛,说道:“我们护卫队的待遇,在整个米脂那都是首屈一指的。哪怕是那些大户人家,能比得上我们的也没几个。”
其实,这背后的缘由主要还是和徐晨有关。徐晨来自一个物质极其充裕的时代,打补丁的衣服在他上中学以后就再也没穿过了,物质贫乏的记忆早已渐渐远去。
当他决定在这个时代建立一支军队时,自然而然地就以自己记忆中的那支军队为参考对象。在制定护卫队的各项標准时,也是依照那支军队的標准来进行。
护卫队刚成立的第一年,由於当时钱財和物资都比较匱乏,徐晨只能將待遇降低到大同市能够承受的范围。即便如此,每个士兵也能保证有两身新衣,而且每餐饭里必定要有一顿肉汤,哪怕只是鸡蛋汤,也绝不能少。
隨著时间的推移,到了第二年,养殖场和纺织厂的產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尤其是养殖业,徐晨大范围的普及,火抗孵化法,虾蚓餵鸡法,现在不少村子都直接围起一个土坝做养鸡场,米脂范围內家禽的產能暴涨了十余倍,在米脂范围內肉食已经不缺了,加上护卫队的训练量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伙食標准也逐步向后世那支军队靠拢。
因为护卫队一日三练,大同社对护卫队成员高標准的待遇也没有太多的怨言,一方面是大同社积累的財富也越来越多,能承受得起这些的后勤开支。
二则是恶劣的外部环境让大同社急迫需要一支精兵,护卫队都一日三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