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人数眾多,足有上千人,男女老幼皆有,涵盖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儿百辆马车和牛车排列整齐,上面满载看各种物资,场面颇为壮观。不仅如此,还有500名训练有素的士兵负责保护这支队伍,如此阵仗让陈子龙著实说异不已。
在这支队伍中,已经成为家具厂小老板的孔晨也在忙碌著。他购置了5辆马车,车上除了装载著他视为珍宝的重要机械,还搭载著田见秀岳父一家人。
宋老汉望看自家方向,眼中满是不舍,喃喃自语道:“好不容易分了地,就这样交给別人了,俺实在不放心,俺还是想留在宋家沟。”
孔晨无奈地嘆了口气,耐心劝说道:“大伯,您听我说,兄长已经帮您在府城找好了差事,两位小弟也都有了好去处,而且这都是社里有编制的工作,您以后生老病死都由大同社负责,这样的好机会打著灯笼都难找啊。您就別再纠结这几亩田地了。”
自从大同社的治所搬迁到府城之后,大同社的社员、土兵、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自然也要跟隨前往。
但他们原本在米脂分到的土地却无法一同带走。徐晨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
对米脂的宗族土地进行了大范围的拆分调整。土兵们在肤施重新分得了土地,那么原本的土地就要收回,转而分给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以稳定民生。
同时,大同社计划在府城建立新的工业区,这需要数以方计的工匠。而一旦成为有工匠籍的工人,就要收回他们原本分得的土地,改为是城市粮。
田见秀身为护卫队团长,在之前的行动中立下了功劳,因此获得了两个可以去工业区当差的名额。他想都没想,便將这两个珍贵的名额给了自己的两个小舅子。
更为可喜的是,田见秀的媳妇莲娘再次怀孕,需要有人照顾。田见秀当即通过战友的关係,又爭取到了一个名额,乾脆让老丈人全家都搬到肤施,成为吃“皇粮”的工匠。
莲娘再次怀孕以及女婿帮忙弄到三个好差事的消息,让宋老汉一家欣喜若狂。他的小儿子二狗,去年去过一次大同工业区后,便对那里讚不绝口,逢人就说工业区的繁华景象,有热闹的市集,宽敞的大澡堂子,还有充满知识的书店和能让人尽情娱乐的戏院。
宋家沟的年轻人们听了,对城市生活充满了嚮往。如今宋老汉一家得到如此好的差事,让全村人都羡慕不已。大狗和二狗两兄弟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府城开启新生活。然而只有宋老汉依旧对自家的土地恋恋不捨。
宋母看到丈夫这般犹豫不决,忍不住怒喝道:“女婿带你去城里享福,你还在这里矫情!要是耽搁了大狗、二狗的前程,额跟你没完!”孔晨也赶忙附和道:“老伯,土地固然珍贵,但和城里的稳定差事相比,可就差远了。在城里工作有固定的收入,就算退休了,社里也会给您养老,农村哪有这样的好条件啊。”
孔晨这次打算把自己的作坊厂开到府城,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米脂的小作坊厂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同行之间的竞爭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米脂本地的市场规模有限,难以支撑作坊进一步发展。
知府城有看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正好田见秀如今在肤施城担任军官,有他的照应,自己的作坊在府城定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他才热心地帮忙照顾田见秀的家人。
此时,领队军官孙磊大声喊道:“各队伍清点人数,来齐了,我们就要出发了。”
不一会儿,各支队伍纷纷完成了人数清点。孙磊一声令下,这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著肤施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