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杀人诛心与摸著大同社过河
读书交流热闹非凡,气氛正热烈,一眾读书人围绕著各种时事高谈阔论。然而,交流会还未结束,就听到刚刚上任的三边总督来请刘南卿,刘南卿就在眾人羡慕的目光中,带著贺函和高登二人,脚步匆匆地前往了总督府。
“三位相公这边请。”总督府的亲兵恭敬地掀开那绣看方字纹的帘。
剎那间,一股混合著蒸腾茶香与松烟墨气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屋內,杨鹤正全神贯注地伏案疾书,紫檀镇纸下压著那份《陕西賑济疏》的奏章,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跡,仿佛诉说著他对这片土地民生的忧虑。
“学生见过督堂。”刘南卿等三人整齐地行礼,声音中带著一丝敬畏。
杨鹤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朝廷命本官来平定关中叛乱,
如今关中叛匪势力中,以大同贼寇最为强盛。本官听闻三位皆是从米脂而来,对当地情况想必十分了解,所以想请问一下三位对大同贼寇的看法?”
三人听闻此言,不禁对视一眼。刘南卿的眼神中甚至闪过一丝慌张,毕竟严格来说,他和大同贼寇有著千丝万缕的关係。但他们仔细观察杨鹤的神情,发现他並无异样,不像是要抓人的样子,这才稍稍安心。
刘南卿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心神,恭敬地问道:“不知道大人想从什么方面聊起?”
杨鹤微微思索片刻,说道:“就从大同贼寇的兴起开始说起吧。”
贺函闻言,微微皱眉,陷入回忆,想了想后说道:“这个晚生最清楚不过了。在大同社还未建立之时,晚生就已经认识了徐晨。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喜好读书著书之人,隱居在高家寨当中,过著与世无爭的生活。后来,高家寨遭遇了严重的乾旱,土地乾裂,庄稼颗粒无收。徐晨心繫百姓,想出了一种能抗旱的压水井。为了打造这种压水井,他便来到了米脂。”
“当时的米脂城外,早已流民匯聚,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片悽惨景象。徐晨心生怜悯,想要賑济这些灾民,便想出了开办纺织厂的办法。他独具慧眼,利用北方数量极多却没什么用的羊毛作为纺织厂的原材料。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还让纺织厂获得了极大的收益。第一年,纺织厂就招揽了好几千流民,为他们提供了生计。”
“隨著时间的推移,徐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顺势建立了大同社,招募了许多读书人帮他管理流民,使得整个组织逐渐走上正轨。为了在整个米脂抗旱救灾,他又建立了抗旱会。抗旱会以五升的价格帮助村民打井,这个价格相较於其他途径来说十分低廉,普通的农户也能承担得起,因此深受百姓欢迎。很快,抗旱会在整个米脂遍地开,徐晨也藉此贏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杨鹤听后,不禁惊讶道:“从你的所言,这徐晨还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贤才?
如此看来,他起初的所作所为倒是值得称讚。”
高登连忙接口道:“路走错了,才千越高祸害越大,徐晨就是这样一个走错路的人。”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惋惜与批判之色。
“或许是和百姓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他就走到了士绅的对立面。最开始,他只是整治那些危害一方的帮派分子、土匪之流,这一点大家都觉得他做得对。但后来,隨看流民越来越多,为了賑济灾民,他居然將主意打到了米脂的大族身上。他强行霸占土地,抢夺粮食,手段愈发激进。到最后,连县令也被他架空,县中的三班六房通通被他的手下取代。去年,他更是公然占据了整个延安府,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听完徐晨这三年的过往,杨鹤更加惊讶了,心中满是疑惑: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原本忧国忧民的贤才变成了叛逆?
刘南卿接著说道:“徐晨最开始把黑帮看成是米脂之大害,於是他果断出手剿灭了黑帮,那时大家都还觉得他是正义之举。后来他又把土匪视为眼中钉,一併剷除。可隨著流民问题日益严重,他为了賑济灾民,居然看中了士绅大族的土地。就拿我刘家来说,他霸占了我刘家的几万亩土地,吞併了十几万石粮食。只能说他读书入了魔,已然走火入魔了。”
而后他略微停顿,又嘆息道:“虽然徐晨读书已然走火入魔,但其惯会蛊惑人心,用土地钱財来收买人心。其危害犹如汉之张角,唐之黄巢之流。今日若不剿灭他,三五年之后,他便会如同张角、黄巢之流祸害整个天下。”
杨鹤不相信问道:“徐晨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对我大明的危害能有这么大?”
虽然他一直重视大同贼寇,但內心深处也实在难以相信大同贼寇能撼动大明的江山。
刘南卿神情严肃,认真说道:“督堂大人,即便某对徐晨恨之入骨,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千古奇才。他能文能武,且练兵手段之强悍,不输给古之名將。大同贼寇的士兵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其训练士兵少数长者不过两年,短者不过几个月,但这些士兵却能在战场之上击败我大明的精锐。如今大同贼寇的兵力不过万余人,但已经能击败榆林镇。倘若等徐晨练出三五万的精锐,只怕纵横天下,
无人可挡。”
杨鹤听闻此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方万没想到,击败榆林镇主力的军队居然是徐晨训练几个月的士兵。现在徐晨又在大规模地招揽流民,若再把这些流民训练成军,那危害確实不能小看。
许久,杨鹤苦恼地嘆道:“陕西府库钱粮不多,如今朝廷也难以调动足够的军队去镇压大同贼寇。加之现在陕西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本官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