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晨打趣道:“当年咱可是斗大字不识一个,如今老田你都成读书人啦?”
田见秀认真地说:“不学习不行啊,都督抓的紧,经常要考我们,俺可不想让都督失望。而且现在大同社发展的这么快,跟不上可不行。俺现在要指挥上千號兄弟打仗,得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啊。”
这段时间,护卫队难得迎来一段和平时期,但训练任务依旧十分繁重。新兵要接受基础训练,老兵要学习新的战术技能,军官更是得上速成班,从文化教育到各种军事教育通通都得上。被俘虏的赵宝国,也被拉来当教官,教大家如何成为能指挥大军的將领。
孔晨深有同感地说:“俺跟你情况也差不多,现在俺管著几十號人的生计,
可俺想学点东西都不知道去哪儿学。”说完,他压低声音问道:“听说都督要把纺织机器开放给大家,这事儿是真的不?”
田见秀点点头:“是真的。怎么,你也打算开纺织厂?”
孔晨眼睛一亮,笑道:“纺织厂那可是个赚钱的好买卖,谁不想啊?
一”
由见秀却摇摇头,认真地说:“这事儿虽然是真的,但俺不建议你盲目往里闯。”
“为啥呀?”孔晨一脸疑惑。
“你瞧瞧现在,整个延安的那些大族听到风声后都蠢蠢欲动。人家有钱有势,资源又多。你才多少本钱啊,就这么挤进去,別说赚钱了,只怕你那点家底儿很快就亏光咯。”由见秀耐心地解释著:“俺觉得你还是把心思多放在提升家具製作技术上,把家具生意做好,也能有不错的收成。你看现在肤施县的人越来越多了,对家具的需求肯定也会越来越大,这市场足够你赚的啦。”
没过多久,厨房里便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宋母手脚麻利地將做好的饭菜一一端上桌。此时,宋建军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时回到家中。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气氛格外温馨。
宋建军看见和姐夫一起出来的孔晨,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热情地招呼道:“
孔大哥也来啦!”
孔晨笑著点点头,看向宋建军,关切地说道:“建军啊,我听说钢铁厂的活几可苦了,要不你来我这儿做未匠吧。只要你肯用心把技术学好,过不了多久,
我就提拔你做管事,以后日子肯定差不了。”
宋建军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说:“孔大哥,做木匠虽然也不错,但俺还是更喜欢留在钢铁厂。”
孔晨有些异,不禁笑道:“钢铁厂难道就有意思了?每天又累又脏的。”
宋建军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说道:“当然有意思啦!俺们师傅说了,要建造整个陕西行省最大的高炉。您可不知道,据说那高炉一次就能炼出三万斤的铁呢!还有那烟肉,可高啦,比肤施县城墙都要高好多。俺活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高、这么大的烟卤呢!而且钢铁厂里可好了,有宽敞的大食堂,饭菜虽说算不上山珍海味,但管饱又好吃;还有藻堂,下班后能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藻,
一天的疲惫都没了。自从进了钢铁厂,俺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钢铁工匠。”
听到儿子的话,宋父也跟著笑了起来,脸上满是欣慰:“俺这两个儿子啊,
性子老实,確实不太適合经商,就適合踏踏实实地做些实在事儿。钢铁厂这份差事,对他来说再合適不过了。”
孔晨理解地点点头,心中明白宋父的想法。虽说跟著自己做木匠,收入可能会高一些,但宋父更看重大同社工厂的稳定和优厚待遇。
在大同社的钢铁厂,正式铁匠的收入稳定在一两银子,技术好的铁匠每月能拿到五两银子的俸禄,而且各项待遇生老病死都安排好,让人心里踏实。
除了宋建军提到的大食堂和澡堂,厂里还专门为工匠们修建了宿舍。那些宿舍全都是宽敲明亮的砖房,比起普通的民居要好太多。不仅如此,钢铁厂还设有幼儿园,职工的孩子可以送到那里照看,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
厂里还有养老金制度,这意味著宋父不用担心儿子老了以后没有田地,生活没有保障。
这样的福利待遇,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也难怪宋父更倾向於让儿子留在大同社的钢铁厂,这份稳定和保障,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