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具具冰冷的户体被小心翼翼地抬下城楼,每一个动作都透露著沉重与悲伤;而受伤的將士们也被迅速带下去救治,他们痛苦的呻吟声在空气中迴荡,让人揪心不已。

那些迎著火炮硬扛了一个时辰的家丁们,此时早已疲惫不堪。在刚才那漫长的一个时辰里,他们的肾上腺素飆升到极致,精神始终处於高度紧张的状態。

此刻,炮击虽停,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却仿佛被抽乾了所有的力量。三三两两的家丁躲在城楼的各个角落,或蹲或坐,大口喘看粗气,试图儘快恢復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他们的脸上满是灰尘和汗水,眼神中透露出劫后余生的庆幸与疲惫。

“老侯,你这傢伙是吃乾饭的吗,不能反击?”一个家丁看著炮楼上那几门陈旧的火炮,气愤地吼道。这贼寇的火炮威力实在是太惊人了,每一发炮弹砸上城墙头,必然会造成死伤一大片的惨烈景象。而最让这些守城將士们憋屈的是,

他们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却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侯远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苦涩:“且不说这老古董会不会炸膛,就算它是全新的,也只能打个两三百步的距离,叛军的火炮都在一里开外,你让我怎么打?”他一边说著,一边用手轻轻拍了拍身旁那门锈跡斑斑的火炮,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侯远满脸愁苦,转头看向身旁的侯勇,忧心地说道:“这些大同贼寇火炮比我们猛,装备比我们精良,又会蛊惑人心,这次只怕我们真危险了,勇哥,

我们该怎么办?”

侯远这些家丁们,也算是歷经百战的老兵了。他们曾经在战场上与各种敌人交锋,无论是山林间的贼寇、叛乱的军队,还是西南地区的土司,亦或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都未曾让他们如此感到无力。像大同贼寇这种组织程度比他们高,装备比他们精良,战斗能力比他们还要强的敌人,的確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

侯勇却满不在意地咧嘴一笑,拍了拍侯远的肩膀:“还能怎么办?兵来將挡,水来土掩,硬抗唄!俺们又不是那些苦哈哈的军户,为了50亩地就背叛將军。不过贼寇厉害,兄弟,你多躲著一些炮弹,打仗不要衝的那么前,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坚韧当中带著一丝油滑,在这个黑白难分的世道,所有人都只能混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上突然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总兵大人定了赏银的標准了,只要是守城的兄弟们都能得到100两银子,先给50两,杀一个大同贼寇再给50两,兄弟们准备一下,到各家的將军那里去领钱。”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在整个城楼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此高昂的赏赐,尤其是先给50两银子的承诺,直接让原本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士气瞬间暴涨起来。

“五十两银子,这可是最顶格的赏赐,砍了几个大同贼寇的人头,我等兄弟就可以买地做地主。”刚刚还一脸愁容的侯勇,顿时激动得两眼放光,兴奋地挥舞著拳头。对他们这些家丁来说,在这乱世之中,拿到手中的银子才是最实在、

最能给他们安全感的东西。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的主將侯国栋就带著一箱沉甸甸的银子登上了城楼。

他面色凝重,但眼神中却透著一丝鼓励:“兄弟们,本將大人不会亏待大家!只要咱们守住这城楼,击退贼寇,荣华富贵就在眼前!都排好队,一人先领50两银子!”

家丁们迅速排好队伍,眼中闪炼著期待的光芒。当侯勇从侯国栋手中接过那个沉甸甸的银元宝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加快了几分。他紧紧握著银元宝,再看向城楼下那些大同贼寇的护卫队成员,双目放光,咬著牙低声道:“我们兄弟发財的机会到了,拼一把,砍他十几个贼寇的头颅,我们家丁都不做了,拿著这笔钱去乡下做地主老財。”

周围的家丁们听到他的话,也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精锐的护卫队此刻在他们眼中是一个个巨大的银元宝。

建安堡,作为护卫队第二旅主力驻扎地,此刻瀰漫著紧张与压抑的气氛。

高大壮满脸怒容,一拳砸在桌上,大声吼道:“这些榆林將门简直丧心病狂!这些堡垒原本粮草就不多,他们临走前竟丧心病狂地把粮食全烧了。现在几十万军户可怎么办?大部分人存粮根本熬不到春天,都督府必须得賑济他们!”

眾人皆是面色凝重,纷纷嘆气。

这场乾旱的核心是陕北的延安府和榆林卫,延安府因大同社积极组织百姓採取多种抗旱措施,如修水坝、挖水渠、打並以及种植抗旱作物等,旱灾虽有影响,但得到了有效遏制。

可榆林卫这边,旱灾的恐怖却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大同社高层原本打算主动出击,以战养战,可没想到如今凭空多了几十万灾民,这让计划彻底破產,难怪高大壮如此气愤。

陈子昂一脸疲惫,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再艰难我们也得管这些军户。他们可是防备蒙古人的主力,要是全都离开边疆,延安府就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威胁之下了。先让都督运100万石粮食过来賑灾吧。”

参谋长郑心泉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道:“这样做恐怕只会加重都督的负担啊。都督带著一个旅的人马去对付整个榆林卫的將门,任务本就艰巨,身上的担子重如泰山,我们实在不该再给他增添压力。”

眾人陷入沉思,一时沉默不语。这时,响水堡团长赵胜眼睛一亮,提议道:“要不我们徵召一些军户当后勤人员,让他们负责运输粮草。这样既能减轻我们的负担,又能让他们挣些粮食养家餬口,岂不是一举两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