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北河套商社。商社分为一千股,都督府以占据的河套土地,占这个商社51%的股份。余下一股值一万石粮食,各位能拿出十万石粮食就可以占百分之一的股份,还可以派遣一名董事,监察河套商社的运行。”
听完这话,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要是只拿一万两银子,现场的掌柜大部分都能拿得出来,余下的人也可以想办法借贷。但拿一万石粮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非常难,外面什么情况?兵灾,匪灾,旱灾到处都是,运著这么多粮食在外面跑,这和找死已经没多大区別了。。
田然小声问道:“执政,能不能换成银子,哪怕三万两一股,我等也愿意接受。”
“是啊,是啊,现在这兵荒马乱的,执政,您让我们到哪里去找粮食,都督府又限制粮食购买。”不少商贾都开始抱怨起来,想要改变入股河套商社的办法。
刘永依然神色淡然地说道:“我们都督府府库当中还有三百万两银子,这次攻占了榆林镇,那些將门囤积了两百多年的银子,想来弄个三五百万两是不成问题的。我们要的就是粮食,要不然河套如此肥沃的土地,我大同社付出了几千人的流血牺牲,自己开发不好吗?又何必让给你们?”
“都督说过一句话,高收益,高风险,你们想得到高收益就必须要冒风险。”
其实,刘永內心是不太想成立北河套商社的。大同社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才打下来的土地,
凭什么要分给这些奸商。
但他也不得不屈服於现实。榆林镇有几十万嗷嗷待哺的军户,大漠上也有几万缺衣少粮的牧民。打下了这些地盘,大同社的兵力不缺了,甚至连骑兵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但对粮食的消耗却翻了近一倍,眼前的这点存粮肯定等不到下一季秋收了。
能解决粮食危机的方法,要不就是继续打出去,打下更多的地盘,抢到更多的粮食,来养活现在这些人。要不就是想办法弄到粮食,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刘永想了想,与其让大同社变成一个永远吃不饱的餐餮,还不如想办法用河套的土地换一些粮食。
温益咬了咬牙,说道:“执政,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时间,想要调集这么多粮食,费的时间可不少。”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这是自然,在明年夏收之前,各位都有时间。但我要提醒各位,当我大同社有足够多的粮食了,你们即便是把粮食运过来了,我们也不会接受,所以机会只有一次,你们自己把握。”
说完,刘永便起身走出了会议室。
其他商队的东家掌柜们顿时议论纷纷。
“这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都督的圈套?就是为了让我们运粮食。”
“不会吧,都督还是很讲究信誉的,这么多年来他一向说话算话,和都督打交道的人,除了他的敌人,就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
“但一万石粮食才占一股,现在这情况,都不说购买粮食的费了,光想办法运这一万石粮食,成本也超过了这些粮食的价格。”
现在整个北方到处都是起义军,运这么多粮食,那简直就是一个诱人的诱饵,黑白两道都有可能对付他们,路上的打点、护卫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甚至都有可能会被黑吃黑。
但就在这个时候,温益站起身来,说道:“老夫有事就先行离开一步了,各位告辞。”
现在还管什么去草原行商,购买北河套商社的股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人很难筹集这么多粮食,但他背后站的是尚书,这事情虽然难,但未必做不到。
等温益离开后,其他人也意识到温益要做什么事了。他们当即便不再在这里交流,各自匆忙想办法联络自己的后台,让他们帮忙筹集粮食,购买北河套商社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