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地主屯粮我买枪,地主就是我粮仓
徐晨听到陈子龙的问题,满脸无奈地对陈子龙说道:“子龙兄,我也想一步登天实现天下大同,但现实不允许啊。如今大同社面临著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若不设法吸纳其他地区的粮食,开拓河套地区的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
而且天下財富的分配极不合理,地主士绅占据了天下7-8成的財富,他们就像一群蛀虫,死死地趴在国家的躯体上,不把他们打倒,天下的秩序根本无法恢復。在当前的局势下,商贾暂时是可以联合的势力。”
陈子龙微微皱眉,对徐晨提及的商贾联合之策有所疑虑。
徐晨见状,进一步解释道:“商贾也要区別看待。那些开设作坊、僱佣工匠的商贾,他们和传统的商贾不同。他们是为整个天下创造財富的人,是进步的力量,不但不应该压制,反而应当鼓励。”
陈子到徐晨的话,知道这是大同社的核心理念之一,產业为国本,农工一样重要。
按歷朝歷代的习惯,士农工商,农户是財富的生產者,受到歷朝歷代的保护,土是劳心者负责管理天下,是和君王共治天下的人。
工匠奇淫技巧,商人高买高卖,大部分他们都是属於打压的范围,天启皇帝就是因为摆弄木匠活,被天下人视为不务正业,成为了有名的昏君。
但大同社就把工价提高到和农户一样的地位,把他们也看成是生產者,並且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劳动才是財富的根源。”
为了推广这个理念,大同社还在报纸上以延安府的羊毛纺织厂为例,原本羊毛的利用率极低,
只有少数能作为羊绒,再一部分作为毛毡,大部分羊毛都被浪费了。但大同社研发出了新的机器,
把羊毛纺成毛布、羊毛线等產品,这相当於凭空为整个天下创造了价值上百万两的財富。现在,大同社的羊毛纺织业养活了十几万的工匠,创造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利润。这就是劳动创造財富的最好证明。
陈子龙看了徐晨的文章,思考许久之后,不得不承认徐晨的说法確实有道理。
然而,陈子龙心中又生出一个疑问,这次他乾脆摊开了问道:“那些有作坊的商贾,他们和现在的士绅有什么区別呢?工匠辛苦纺织出来的成果,他们不一样在压榨工价吗?”
徐晨露出欣赏的自光,讚许道:“子龙兄说得不错,他们確实存在压榨工匠的问题。但他们比士绅进步的地方在於,他们还没腐朽,还会组织生產。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他们会不断扩大生產规模。就像今年生產了1万匹布,他们明年会想生產12000匹布,甚至13000匹布,这种对生產的积极推动就是他们的进步所在。”
“而大明的士绅,他们垄断了天下的財富,却彻底腐朽,他们不会为了让粮食的亩產变成两石,三石去兴修水利,改进耕作的工具,把赚来的钱再次投入到农业生產,当,更不会带领农户抗击旱灾。
他们只会以地租、高利贷的方式盘剥百姓,他们甚至吝嗇一拿出一丁点的钱粮交给朝廷,来保护这个对他们有利的天下。无能就是他们最大的罪恶。
要是他们能在整个关中兴修水利,组织百姓抗击旱灾,我们大同社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徐晨接著严肃地说道:“当然,商贾也並非永远都是进步的力量。当有一天,他们只想躺著收钱,不想组织生產了,那他们也会成为天下的毒瘤,我们大同社依旧要把他们打倒。虽然天下大同不可能一步达到,但让生產者更多地得到他们生產的財富,这应当是通往天下大同最正確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