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整个关中的童生、秀才等读书人有几十万,招揽他们为小吏,管理关中不是问题。
我们大同社实行的是耕战体系,关中税收占据大明税收的一成,以此来推算,整个关中有8000万亩田地,按50亩地出一丁来计算,我大同社则可以徵召160万士兵。”
陈子昂听了,不禁咂舌道:“兄长,你这太疯狂了。如此大范围的扩张,我大同社必然被大明士绅腐化,而且我们也难以组织起百万大军。你这种想法是在拿我大同社来冒险,用都督的话来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刘永也严肃地说道:“文兵,你这让我想起了歷史上投鞭断流的符坚,他就是在最兴盛的时候,一败而亡,百万大军说的强势,但谁有能力组织这百万大军?
都不说你招募百万大军的疯狂了,要是大量招收没有考验的读书人,我们大同社只怕要腐化成为大明朝廷,到时候我们十成力只能落实一成,那可就麻烦了。”
李文兵听了,无奈地嘆了口气。他也知道自己这战略太疯狂了,只是看到不断涌入延安府的灾民,內心就无比愤怒,不愿意看到腐朽的大明王朝继续存在下去。
就在气氛热烈討论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都督来了!”
眾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徐晨带著桑文缓缓走进议事厅。眾人看到桑文微微隆起的肚子,都露出了安心的笑容。自从徐晨和桑文成亲,如今桑文已经怀胎六月了。
大同社在吞併整个榆林镇之后,社员们对於他们能获取天下有了极大信心,都督的后代则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了。这点即便是徐晨也很难改变他们脑海当中的封建思想,他们已经把徐晨看成是封建皇帝一样的统领。
徐晨微笑著向眾人点头示意,然后走到主位上坐下。眾人也纷纷坐好,安静下来,等待著都督讲话。徐晨清了清嗓子,笑著说道:“这一年多来我大同社可谓是喜讯不断,吞併榆林的任务完成不说,还占据了整个河套,让我们大同社有了一块可以屯垦百万农户的土地。可以说,这是我们大同社全体人员的功劳,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两百大同社成员听了,同时鼓掌,掌声热烈至极,仿佛要把整个会议厅都掀翻。
过了一会,徐晨抬手制止了他们,接著说道:“如今我们大同社地盘扩大了3倍,控制的人口也超过了百万。我打算重新划分地方,我们大同社下辖的地方划分成为三府,分別是延安府、榆林府和云中府。各位社员认为如何?”
“同意!”大同社员们纷纷大声说道,声音整齐而响亮,表达了他们对都督决策的支持。
而后在眾人的推举下,政事堂执政刘永担任延安府知府,李文兵为通判,胡益堂为榆林府知府,蒋乡泉为通判,陈子昂为新的云中府知府,郭铭为通判。
徐晨看著胡益堂和陈子昂两人,认真地瞩附道:“两府是大同社新占之地,你们肩上担子很重,均由、剿匪、除帮派等事务一定要做好。
尤其是云中府,蒙古人比汉人还要多,一定要处理好两族的关係。你要做到既不偏祖汉人,也不偏祖蒙古人,对双方的矛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审理案件也应该召集两族有威望的人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让两族百姓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我们的大同社。”
胡益堂和陈子昂两人听了,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会牢记都督的嘱託,把工作做好。
徐晨目光坚定,扫视著眾人,接著说道:“虽然我大同社吞併了察哈尔部,成功占据了河套,
这是我们的重大胜利。但大家要清楚,河套的敌人也是最多的。西面有寧夏镇的敌人,他们虽目前看似不足为惧,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北面有林丹汗这个敌人,他虽已元气大伤,但仍有一定的势力;东面还有女真人皇太极,此人谋略过人,女真人的实力並不比我们差。为了应对这种紧张的军事局面,我提议成立镇北都护府。”
眾人闻言,纷纷坐直身子,认真聆听。徐晨顿了顿,继续说道:“任命高大壮为镇北將军,执掌都护府。高大壮你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河套屯垦区。
陈子昂兼任监军,监管整个镇北將军府的军纪作风。郑心泉担任镇北將军府参谋长,你们三人要看护好整个河套地区。”
高大壮、陈子昂和郑心泉三人起身,向徐晨抱拳行礼,齐声说道:“谨遵都督安排!”
徐晨接著说道:“都护府下辖3个旅。原响水堡团赵胜为第三旅长,黄松年任监军,吴亚军任参谋长,你们三人主要防备大同镇和敌人赵胜、黄松年和吴亚军三人赶忙起身,恭敬地回应:“都督放心,定不辱使命!”
徐晨又说道:“原归德堡团王耀文为第四旅长,齐晓云担任旅监军,魏青为旅参谋长。你们三人负责防备寧夏镇明军。
王耀文、齐晓云和魏青三人同样起身领命:“一定不负都督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