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明明是最基础的东西,但现在的朝廷却很难做到。
4月5日,岳和声的奏摺呈到了崇禎皇帝的案头。崇禎皇帝看著奏摺,脸色阴沉,心中满是不甘。
他虽然愤怒榆林镇的军官不爭气,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著自己一个镇的军官和主力就这样被弃之不顾。
岳和声在奏摺中也详细说明了陕西的难处,並提出请天子出面,向秦王府、庆王府、瑞王府借三十万石粮食,他以陕西秋赋作为偿还,
崇禎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如今朝廷財政吃紧,他当了这个皇帝才知道大明这个家是如何难当,现在他不要说大手大脚的过日子,就是抠抠搜搜的过日子都有点过不下去了。
他的內库跌破百万两,太仓不能过问,一问就是三空四秋要內库接济,大明就像一只四处漏水的船,他拼命的堵漏,但总是堵了这处,那处又出水,怎么堵也堵不死。
每每这个时候崇禎都愤怒无比,怎么自己手下竟是这样的无能之辈,真以为皇家內库有座金山银山。
这几个月崇禎甚至连自己关心的辽东战局都无心过问,只要开朝会就让大臣们拿出开源节流的方法。
结果商议几个月,给出来的开源方法就是加税,每亩田地增加10文钱的缴餉,这样朝廷就能增加400万两银子的税收,就可以填补朝廷的亏空。
这个提议让崇禎勃然大怒,崇禎也是有自己的政治抱负的,他想做一个流芳千古的明君,谁家的明君会刚登基就给农户加税?
提议加税的官员被崇禎斥责一顿之后,朝堂上的官员知道了崇禎的想法了,天子既想要增加朝廷的税收,又不想背黑锅,大明的官员只能在內心高呼臣做不到。
那么大明的阁老尚书只能用帝王心术来对付崇禎,不表態,不发言每天就像一个泥胎木塑一样站在朝堂上。
崇禎被忽悠几次之后,也很快反应过来了,不能再玩什么帝王心术了,他老祖宗的那一套已经用老了,大臣们已经想到了破解的招式了。崇禎直接逼迫他们要拿出主意。
那还有什么办法?大明的臣子只能拿出一些无关紧要的主意,什么在奏摺上把字写小,节约纸张,公里节省一点开支等等。
而这其中给事中刘懋也拿出了他那个名垂千古的主意,提议裁剪驛站,说是能节省40万两银子的开支,崇禎已经在思考这个策略的可能性了。
可榆林镇的军官和家丁又不能不救。思索良久,他咬了咬牙,心想:如今也只能苦一苦自己家的亲戚了,先把榆林镇的军官赎回来再说。於是,崇禎皇帝答应了岳和声的请求,同时严厉警告他,完成交易之后,必须马上剿火大同贼寇,
岳和声接到圣旨后,表面上唯唯诺诺,实则开始了他的拖延之计。他先是以各种繁琐的手续和谈判为由,將这场交易拖到了七月才完成。
崇禎皇帝见交易完成,立刻下旨要求岳和声进攻大同贼寇。岳和声早有准备,他赶紧上奏摺,
以“攘外必先安內”为藉口,请求先剿灭不占泥等贼寇,最后再集中力量剿灭大同贼寇。
崇禎皇帝看到奏摺后,又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岳和声所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先稳定內部,再对付外部的大同贼寇,或许胜算更大。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岳和声的策略。
就这样,这场围绕榆林镇俘虏赎回和剿灭大同贼寇的事情,在岳和声的巧妙周旋下,一拖就是一年时间,当然现在岳和声还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会成为无用功。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4月20日。
肤施城的政务学院內气氛热烈。徐晨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而自信,正对著大同社的核心成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著唯物歷史观以及生產力的关键作用。
“诸位,我们今天探討的话题至关重要。想要让天下更加接近大同世界,就必须踏上工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