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南卿道:“今年若不是西安府的厘金有一百万两,总督府连这十万大军都养不起啊。”

“都堂,如今朝廷有意与外敌决战,您就必须下定决心改革田赋了,否则连士兵都养不起,何谈打仗。”

因为秋收未到,税改还没开始,但舆论宣传已经开始了,岳和生也向朝廷上报了此事,但大明朝廷哪里敢做这样大的动作,这种改革太大了,哪怕崇禎天子也只给他回復了三个字,知道了。

至於怎么做,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能收到税,你就是朝廷的功臣,收不到税,那朝廷只能卸磨杀驴。

但这对岳和声已经足够了,这两个多月来,重民社在整个关中地区。他们四处宣传大同社的摊丁入亩的政策,主张学习大同社收取三成的税负,而后其他的税负和役一律不收。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关中地区就像炸开了锅一样。

关中大部分的农户生活困苦,许多人根本没有自己的田地,只能佃种地主的土地。那租金本就高得离谱,高达五成,就算是西安府在重民社的支持下,租金降到了三到四成左右,但如果再收取三成的税,这些佃户们根本就活不下去。然而,这些佃户们地位低下,

他们的声音根本传导不到上面去,只能在私下里唉声嘆气,默默承受著生活的重压。

而那些地主士绅们同样不愿意交三成的税。在关中这片土地上,谁家土绅没有个几千上万亩的土地,秦王府更是拥有几十万亩土地,如果把他家诡寄的土地算上,上百万亩都不止。一旦收取三成的税,那就相当於要交三四十万石粮食。这对於他们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

岳和声这是想把天颳得三尺高啊,他也配收这么多税!

岳和声什么玩意,客气点称呼他一声都堂,不客气的话,他也不过是个酷吏!

土绅们面对有枪有炮,已经反叛朝廷、心狠手辣的大同社无可奈何,可对於岳和声,

他们却觉得自己有反抗的底气。

重民社传出这个消息之后,整个关中地区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振兴社以佃户之名,在报纸上详细地算了一笔帐。佃户们辛苦种一年的粮食,交完租金再交三成的税,最后將什么也得不到。重民社欺世盗名,名为重民社,实则残民害民。

这篇文章一经刊登,立刻引起了广大百姓的共鸣,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重民社自然不甘示弱,他们也並始在各种场合宣传收三成税的好处。他们计算得出,

收三成税之后,陕西巡抚能得到上千万石粮食。“有了这些粮食,我们就可以賑济灾民,

让那些在飢饿中挣扎的百姓有饭吃;可以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產量;可以抗击旱灾,让土地不再乾裂;还可以平定贼寇,让百姓们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总之,只要大家苦个几年,就可以解决关中所有的苦难。”重民社的成员们声嘶力竭地宣传著。

然而,大部分关中的百姓並不认可重民社的说法。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困境,担心交了税之后自己的生活无法维持。

只有那些有几十亩到上百亩土地的小地主,他们平日里没办法逃避朝廷的各种税负和役,生活也並不轻鬆。如果只收三成税,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减轻了负担,所以他们对这项政策表示支持。

当然所谓的摊丁入亩政策不过是岳和声和刘南卿的掩护,他们也知道在没有均田的基础上,这个政策根本实行不下去。他们不过就是想借著这个政策之名,想再从大户手中搜刮出两三百万石的粮食,满足扩张军事的需求。

先说一个上千万石根本不是现实的数字,再说两三百万石,这样大户的抵抗之心就会小很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