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81章 ,大宋的幻影与基层抱怨

肤施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座曾经被厚重军事氛围笼罩的延安府重镇,如今在大同社的治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昔,延安府作为军事重镇,每到夜幕低垂,宵禁的铁律便如同咖锁,將百姓困於家中,街道上一片死寂,唯有巡城土兵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石板路上迴荡。

然而大同社的到来打破了宵禁的规矩。自从大同社的炼油產业蓬勃兴起,肤施城最繁华的几条主干道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盏盏明亮的油灯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柔和而温暖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將整个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

道路两旁,商铺林立,灯火通明。小商小贩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延长了自己的营业时间。白天,工匠们在作坊里辛勤劳作;夜晚,当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肤施城才真正迎来了它的繁华时刻。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叫卖声、谈笑声、欢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与活力盛世。

在这热闹的人群中,一群身著女工服的年轻女子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三五成群,手中拿著各种零食小吃,一边欢快地吃著,一边嬉笑打闹,仿佛整个世界都属於她们。有的女子甚至独自一人在街上悠然漫步,脸上洋溢著自信与从容,丝毫不用担心会遭受岁人的迫害。这在以往,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肤施城,作为整个北方纺织业的中心,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大量的女子走进工厂,成为了纺织女工。她们凭藉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也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隨著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涉足护士、夫子等职业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分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子们经济地位的提升,使得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徐晨知道封建礼教对底层百姓的压迫之深,於是大力推行改革,砸烂了那一道道束缚人们思想封建伽锁,为工业化发展铺平思想上的道路。

在延安府,旧的秩序被彻底打破,新的秩序正在逐渐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同催化剂,推动著文化的繁荣。市民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迅速崛起,尤其是纺织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女性地位提升的强大助推器。

然而,任何变革都会遭遇阻力。一些守旧的老学究,对眼前的景象痛心疾首。他们认为,良家女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有隨意出门的,尤其是在晚上出门,简直是有违纲常伦理,是礼崩乐坏的表现。

但大同社地盘上女子可不吃这一套,她们不但在对这些学究口诛笔伐,还建立了属於女子的报纸,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大。

夜幕降临,肤施城华灯初上,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姜让和刘宗敏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姜让不禁感慨道:“这景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