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乱成一团与报捷的门道
崇禎二年(1629年)12月3日。
通州城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中。耿如杞、张鸿功和贺函三人率领著2万多的大军,
浩浩荡荡地开到了通州城下。这支队伍歷经长途跋涉,人马俱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期待。
此时的通州城早已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士兵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著这支大军。城楼下,一群青壮正忙碌地搬运著砖石和木头,他们时不时好奇地从城下探出头,打量著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
一个士兵从队伍中走出,大声喊道:“我等是太原镇勤王的军队,得兵部令来固守通州,现在人马俱疲,还请开门,让我等进城休息。”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迴荡,带著一丝急切和渴望。
城头上,一个明军將领探出头来,客气地说道:“还请各位稍等,我等先去匯报府君。”说完,他便匆匆消失在眾人的视线中。
没过多久,那个將领再次出现在城头,满脸歉意地说道:“府君说了,为了防止贼寇,不允许开城门,各位如果想守城就在城外驻守。”
对於这个回答他们也有预料,毕竟在大明朝肯放军队入城的几乎是没有的。
但士兵再次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为我等准备一些热菜热饭,安排一些青壮帮我等修营地。”
“抱歉,我等的粮草也不充足,没办法支援你们,府君也不允许我等打开城门说房子贼寇入。”
张鸿功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策马出列,大声骂道:“老子是为了你们守城,居然连一口热菜热饭都不愿意提供,你们这还算人吗?”他的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著愤怒的光芒。
那將领依旧满脸歉意地回答道:“抱歉,小人做不了主,这一切都要得府君的命令。”
贺函见状道:“算了,我等安营扎寨即可。”对於这种情况,他早有预料,所以並不感到奇怪。
耿如杞此时满脸尷尬,因为此次勤王,太原镇的军队带的粮草並不多,出了山西行省之后只带了10日的口粮,如今差不多已经快吃光了(歷史上日换一个驻地,连粮草都不提供的就是山西镇的这支士兵)。
好在贺涵带了上万人的后勤部队,不管是安营扎寨还是粮草都有充足的准备,只是他们面子上觉得有些不好看。
当日,他们便开始在通州城下安营扎寨,並且派出探马打听消息。不久后,探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两日前,皇太极率兵攻打良乡,其中一支偏师屠了固安县。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山西勤王中军大帐內,气氛紧张而凝重,耿如杞无奈地说道:“兵部下达旨意要我们去驻守昌平。”
张鸿功惊地瞪大了眼睛,说道:“我等才刚刚扎好营房,而且这样大军不断调动,
不但容易让士兵疲惫,也容易被女真人骑兵突袭。现任的兵部尚书是谁?有没有一点军事常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耿如杞皱著眉头,无奈地说道:“军令如山,我等还是拔营去昌平吧。”
贺函却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耿巡抚,你在朝廷是不是得罪了人,这看上去不像是在调动,这就是想让我们去送死。”
他想起一个多月前就有人想把他调到辽东去,而现在他们的大军频繁地在京师附近调动,必然会遇到女真骑兵,在京师附近这样平原地域上,骑兵那下场可想而知。
耿如杞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苦笑著说道:“三年前,魏忠贤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大明各地爭先恐后地给魏忠贤修建生祠,某当时拒绝了,得罪了镇守太监刘凤祥,因此被关押在京师大牢,差点被斩首。好在当今天子继位,让我无罪释放並升任为太僕寺卿,后又升为山西巡抚。但天子继位之后,阉党遭受打击,他们怎么可能有能力继续报复本官?”
贺函冷笑一声,说道:“只要有东林党就会有阉党,现在朝廷上下都慌慌张张,朝令夕改,没有一个主事之人,我等要真听了朝廷指挥行动,那才真死无葬身之地。耿巡抚要是信某,就听我的话,哪里都不去,先在这里休整,士兵们这一路行经了上千里,不好好休息,哪里有力气去打女真人。当然,耿巡抚要是不信某,也可以带著张总兵的人马去昌平州,但某要为自己的子弟负责。”